日前,在陆河润民超市“供销惠民平价蔬菜专区”,居民彭女士正忙着在菜摊前挑拣。她说:“我就住在附近,经常来这里买菜,感觉最近菜价便宜了不少。像我手上的韭菜,原来要两块多一斤,现在一块多就能买到。”
润民超市“供销惠民平价蔬菜专区”。
润民超市“供销惠民平价蔬菜专区”。
然而,在此之前,蔬菜价格一度是陆河居民关注的话题。蔬菜在老百姓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参照《中国统计年鉴2024》数据,2023年国内居民人均消费蔬菜及食用菌113.6千克/年,略低于粮食的134.6千克/年,远高于肉类的39.8千克/年。可以说,菜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成本支出和生活质量。
此前记者走访陆河多家超市及菜市场时发现,当地蔬菜价格呈现出差异化分布的态势:京包菜均价1.4元/斤,紫包菜均价3元/斤,青圆椒均价2.98元/斤,小米椒价格则相对较高,均价达9.98元/斤。与汕尾市其他区县相比,陆河的蔬菜价格整体处于高位。
针对陆河当下部分菜价高企的问题,陆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晓东说:“陆河作为一个山区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即耕地不足一成。”陆河县多山、多林,耕地资源占比较小,且近年来大量人员进城务工导致土地“撂荒”现象频发,部分菜类产量有所降低。而从外地运输到陆河,受蔬菜保质期短、运输损耗大影响,运输成本较高。两重因素叠加,也就导致了当地菜价高的现象。
为了有效降低陆河县市场的菜价,根本之策在于降低蔬菜的流通成本。为此,2024年底,陆河县委、县政府提前布局,谋划设立陆河县农投公司,并积极探索实践“耕地银行”模式。
螺溪镇欧西村通过整合零散、撂荒或闲置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螺溪镇欧西村通过整合零散、撂荒或闲置的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将分散的闲置土地、撂荒耕地存入‘耕地银行’,再由县农投公司统一整合、改造后,‘贷出’给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彭晓东表示,“小田”变“大田”,既让承包者有收益,也能更好供应陆河蔬菜市场,从生产源头保障蔬菜的稳定供应。
河田镇河北村通过整合零散耕地、优化农田布局、完善基础设施。
河田镇河北村通过整合零散耕地、优化农田布局、完善基础设施。
与此同时,陆河县在降低蔬菜流通成本方面也有新动作。为降低陆河蔬菜零售价格,近期,陆河县供销联社借助广东省供销集采渠道,以产品直供的方式,为陆河蔬菜批发商和超市进行代采服务,直接降低批发商户的采购成本。目前,陆河县供销联社已和润民超市、新文龙百货、旭日百货3家超市联动,将其列为“供销平价蔬菜直供合作超市”。
陆河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邱志雄介绍,今年6月20日陆河启动了“供销平价蔬菜直供配送”模式。县供销联社通过省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陆河服务中心,帮助超市开展代采服务。据统计,供销采购的蔬菜价格较三家超市原采购价低5%至20%,三家超市同步将大部分蔬菜零售价格下调5%至20%,让陆河百姓直接享受实惠。
目前新田镇联新村、河田镇河北村、河口镇田墩村、螺溪镇欧西村4个基地,已经作为改革试点,试点总面积达2200多亩。陆河县正依托“耕地银行”土地运营模式,推动耕地规模化、多元化种植,打造多个本地蔬菜种植供应基地,让更多本地种植、物美价廉的蔬菜瓜果走上餐桌。
未来,陆河县供销联社将着手推动“广东供销农产品直供配送陆河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区域性食材配送中心,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平台,通过农产品本地保价收购、大宗农产品产地直采与集中采购,优化冷链物流体系,降低采购成本和流通费用,实现农产品全品类平价投放陆河本地市场,让平价蔬菜走进千家万户。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彭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