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灶人、南海人乃至佛山人凭什么敢饮“头啖汤”?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随着“敲锣打鼓贺富”的场景复现,人们找到了答案。
7月2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陈氏大宗祠变成实景舞台,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等南海区委领导班子与一众党员干部沿着展馆动线,共同见证了红色教育沉浸式情景剧《贺富》首演。
剧终时刻,满堂的掌声与喝彩声响起,标志着情景剧首演成功。精彩演出的背后,是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凝聚合力,以深入推进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动南沙社区建成全省首个万元户纪念馆,并创新植入沉浸式情景剧等内容元素,有效激活“敲锣打鼓贺富”这一红色资源。
在区、镇、村的共同努力下,昔日“贺富”地焕新活化,“敢饮头啖汤”精神历久弥新,激励广大党员和群众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奋斗不息。
7月2日,红色教育沉浸式情景剧《贺富》在南沙万元纪念馆首演。林洛峰 摄
7月2日,红色教育沉浸式情景剧《贺富》在南沙万元纪念馆首演。林洛峰 摄
昔日“贺富”地建起万元户纪念馆
四十多年来,改革开放让南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开放依然是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探索南海的改革精神之源,丹灶南沙棋盘村陈氏大宗祠是南海的出发点。
作为曾经的南沙五金厂,南沙棋盘村陈氏大宗祠见证了以时任南沙大队党支部书记冼伟、“丹灶五金之父”徐才为代表的南沙党员干部,通过走农工商多种经营的路子率先致富。1979年,南海首批“万元户”在南沙诞生。次年1月,时任县委书记梁广大为首的南海县主要领导带队来到南沙大队,为首个“万元户”徐才“敲锣打鼓贺富”,极大地震醒了人们的求富意识。
丹灶南沙万元户纪念馆在线“贺富”场景。林洛峰 摄
丹灶南沙万元户纪念馆在线“贺富”场景。林洛峰 摄
南海以巨大的勇气和智慧,用“思想大解放”率先挺进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此后四十多年来,南海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敢饮头啖汤”精神,在南海这片热土上赓续不断。而对于“贺富”地的保育活化,也一直受到南海上下的关注与重视。
“大约在六七年前,我们利用陈氏大宗祠两个侧室建起了一个展馆,常设《大潮起南沙》展览,纪念‘敲锣打鼓贺富’这段佳话。”南沙社区党委书记李树明说,在南海区、丹灶镇的支持下,展馆、展览开了个好头,同样是在区、镇两级的推动下,这个展馆在去年实现了大升级。
升级的动力源于去年8月8日,一场以“丹灶万元户现象与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座谈会,在南沙棋盘村陈氏大宗祠内举行,南海各界代表齐聚一堂,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彰显南海上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区、镇、村形成共识:要将陈氏大宗祠打造成为万元户纪念馆,大力弘扬南海“敢饮头啖汤”精神。
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依托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陈氏大宗祠建立。林洛峰 摄
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依托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陈氏大宗祠建立。林洛峰 摄
恰逢南沙社区在去年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培育名单。以此为抓手,丹灶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携手南沙社区干部,为南沙社区确立一村一品“五金起源”主题,并请来专业团队对棋盘村进行整体规划,推动南沙村史馆与“万元户纪念馆”相结合,将其打造成为典型村精品路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工程投入200多万元,通过硬装软装提升、动线规划和展板、史料、实物等展陈,提供更丰富、更有深度的观展体验。”李树明说,最让他感动的是,多位南沙社区老居民和本土企业家主动捐出旧时生活物件和小五金生产设备,大大充实了展陈内容。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沙村史馆暨万元户纪念馆在去年底正式竣工投用,为激活“敲锣打鼓贺富”这一红色资源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以更活形式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
在完善万元户纪念馆硬件设施的同时,从南海区到丹灶镇也在思考如何让展馆进一步“活起来”,进一步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
在当下这个节点,为什么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变得越发重要?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要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继续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至关重要。也正是意识到这一问题,在今年4月召开的佛山市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佛山市委旗帜鲜明鼓励改革创新,指出“再造一个新佛山,不能丢掉‘敢饮头啖汤’的精神”。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航拍。通讯员供图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航拍。通讯员供图
无论是对于丹灶,还是对于整个南海而言,“敢饮头啖汤”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而随着“百千万工程”迈入“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从丹灶到南海都要高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旗帜,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常规做法,努力走出差异化、特色化之路,实现破局突围。与此同时,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面对“经济大区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南海上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支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敢饮头啖汤”,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题中之义。
作为佛山改革史上的标志性事件,“敲锣打鼓贺富”生动诠释了“敢饮头啖汤”精神。从丹灶到南海持之以恒激活“贺富”地资源,既是在努力保存南海大胆贺富的光辉历史,更是在努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面向未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怀揣着这份责任与担当,今年南海以全市加强本地红色资源课程开发利用为契机,聚焦村居红色资源,将南沙社区纳入打造成为党员教育创新载体。在此基础上,丹灶抓住“敢饮头啖汤”的精神内核,组织丹灶镇委党校和丹灶镇文体旅游服务中心等力量,创作出《贺富》情景剧,深化红色资源具象化开发,激活历史事件的教育价值,结合党员教育培训、学校思政课等工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弘扬“敢饮头啖汤”精神,以优良作风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介绍“丹灶五金之父”和南沙首位“万元户”徐才事迹。林洛峰 摄
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介绍“丹灶五金之父”和南沙首位“万元户”徐才事迹。林洛峰 摄
丹灶镇委党校有关负责人说,今年,围绕万元户纪念馆,区、镇、村相关部门已同步开发了现场讲解、专题党课、沉浸式情景剧和党员电教片,致力实现阵地实体化、故事具象化、形式多样化、课程体系化、教育常态化和效果优质化的目标,让红色教育可听、可视、可感、可参与,让“敢饮头啖汤”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在一系列创新探索中,“敲锣打鼓贺富”故事承载着“敢饮头啖汤”精神,迸发出更为强大的号召力与凝聚力,激励着每一位丹灶人、南海人乃至佛山人,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书写新时代的改革传奇,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不竭动力。
【链接】
万元户纪念馆简介
南沙万元户纪念馆依托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沙社区棋盘村陈氏大宗祠建立,主要分为五个篇章展陈,分别为“建村谋局”“贺富佳话”“万元群像”“薪火相传”“领航新篇”,展览以时间为轴,依托纵深空间,展出南沙从清乾隆年间建村谋划,到改革开放之初涌现“万元户”现象,再到如今继续高举改革旗帜,追随丹灶推动传统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历程,展望南沙未来发展愿景。南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敢饮头啖汤”精神贯穿始终,催人奋进。
情景剧《贺富》剧情概要
全剧时长约30分钟,以南沙大队陈氏宗祠的老五金厂车间为时空起点,通过“致富星火”“定心之访”“贺富春风”三幕场景,讲述了20世纪60—80年代,南沙大队党支部带领村民大胆致富、县委书记率队敲锣打鼓贺富的故事。
采写:南方+记者 林洛峰
通讯员 林静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