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横琴的成本优势吸引我们来到这里,但后来我们逐渐发现横琴人才优势显著,可以更容易找到我们急需的高科技行业人才,人们都愿意来到这工作。”近日,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濠杰与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营运总监刘陶基向GDToday记者分享他们创业以来收获的经验和感悟,对于横琴的资源政策优势,他们深有体会。



濠故事II|“AI+教育”,人才聚集优势吸引澳门“95后”横琴创业
2022年,澳门青年许濠杰、刘陶基、曾紫晴三人在澳门特区政府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的带动以及AI(人工智能)科技浪潮的助推下,决定发挥各自专长,投身“AI+教育”创业赛道,创立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港澳地区的教育体验。他们利用AI算法及大数据分析,为家长和学生匹配合适的补习导师,同时向校园推出多种AI教育科技解决方案,包括AI教育助手、AI出题系统、批改系统等,以不断更新的科技产品拓展市场。随着公司体量不断扩大,他们也将办公室迁往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为团队吸纳更多人才。
如今,每日往返澳门、横琴两地驱车通勤成为了许濠杰与刘陶基的日常。刘陶基通常会在早上顺路载上许濠杰前往横琴的办公室。“我觉得横琴口岸是通关最为快速的口岸,而且还在不断改进,为了保障澳琴两地人员的工作生活,横琴口岸也是唯一一个会在台风天继续开启的口岸。”许濠杰说。
用“硬实力”赢得澳门教育界口碑
步入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明显感受到初创企业特有的小巧、开放和灵活。办公区域内自由移动的大白板写着当期需要解决的事项,和头脑风暴的记录。团队内大多数成员是工程师,正紧锣密鼓地为公司的AI教育产品更新迭代。
从学生时期的同学仔变成创业之路的好伙伴,许濠杰、刘陶基、曾紫晴一步一脚印地实现着最初的梦想。
许濠杰与刘陶基
许濠杰与刘陶基
记者:当时为何决定要在教育科技行业创业?
许濠杰:其实这个创业项目的雏形是我们三人在高中时期撰写的一份“补习窝”创业计划书。不过大学刚刚毕业时,我们没有启动资金,没能很快开启这个创业项目。随着我在美国留学期间开设跨境电商公司赚取了“第一桶金”,我们也开始用这笔资金开始启动一直以来的创业梦想,慢慢招募工程师、设计师和营运团队。
2022年,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2023 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了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其中就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我本身是就读计算机专业的,这也与我的专业相契合,配合上刘陶基、曾紫晴的专业特长,我们决定再次启动教育科技方向的创业项目。特别是随着AI科技浪潮的来临,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记者:家长们对这样新式的平台反馈如何呢?
刘陶基:家长们对我们的平台有许多好评。一般传统而言,他们找补习老师要通过亲友介绍或者到线下补习的门店去咨询,常常费时费力。而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平台,通常一两日,最快五个小时内就能匹配到合适的导师,所以他们觉得很高效。我们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匹配合适的导师,而且他们觉得后期服务也很到位,因为我们有客服不断和家长沟通,跟进老师和学生的补习情况,依靠口碑慢慢赢得更多家长信赖。
记者:后来为何想到拓展更多业务,比如“AI老师”?
刘陶基:当我们的补习介绍平台被更多学生、家长和老师认可后,我们会有定期的回访,他们也会向我们反馈一些新的需求。比如一些老师提到经常出卷很麻烦,不知道要怎样出,或者改卷很繁琐,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在了解他们的痛点后,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团队就会去開發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向学校推广,所以现在的业务逐渐从纯粹面向普通消费者扩大到面向企业级客户。
记者:AI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你们的平台有助益吗?
许濠杰:一定是的。现在的AI技术更新速度都是以日为单位来计算,每天都有进步,过去我们做“AI老师”产品时用的是ChatGPT的模型,后来Deepseek横空出世后,我们发现它价钱更便宜而且更适配国内,非常适合我们初创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变化。
记者:未来想要进一步向横琴或内地其他地方的学校推广吗?
刘陶基:我们现在正在讨论一些新的产品形态,比如面向企业级客户的潜力非常大。我们可以借助AI技术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能力有清晰展现,以此适应不同的教学方式。我们相信不少学校需要这样的技术支持。等我们的产品在澳门市场趋于成熟后,我们会考虑拓展到香港及内地的学校。
澳琴创业生态完善让创业“不再孤单”
2025年是推进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第二阶段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截止2025年5月8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达7002户,较成立时增长51%,是琴澳一体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从行业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6.5%,批发和零售业占20.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20.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7.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6.7%。多元产业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有效促进澳门经济的适度多元发展。
“如今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入驻的企业越来越多,人气也越来越旺了。”许濠杰说,近年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推动琴澳两地规则机制“软联通”方面做足功夫,提升经营主体准入登记便利度;在创新投资准入机制方面,琴澳持续完善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机制,实现企业设立、变更、登出登记全流程双向互助互通服务。
不仅如此,琴澳两地对澳门青年创业者的帮助也深度衔接。刘陶基向记者介绍,澳门及横琴两地的创业孵化中心都会定期向他们提供创业者急需的行业资讯和交流活动,让企业更高效地实现市场化并进一步完善产品。“这让我们感到不再孤单。”
记者:你们为什么将办公室设立在横琴?
许濠杰:一开始我们考虑的主要是成本问题,横琴的办公室租金几乎是澳门的一半。但我们来到横琴开始招聘后,慢慢发现有很多隐形的优势,比如更容易招到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他们很愿意来横琴工作,如果仅仅在澳门招聘会非常困难。
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横琴的办公室
澳新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横琴的办公室
记者: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会给你们提供哪些支持呢?
许濠杰: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会定期举办商业配对、投融资对接会议或者交流活动。比如之前有内地的教育科技企业想来澳门找合作的企业,他们就找到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咨询。通过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这样一个桥梁,我们可以很好地沟通想法、对接业务。另外,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也会组织创业比赛或者向我们推荐这方面的资讯,帮助我们通过比赛获得锻炼,让我们进一步优化产品。
记者:参加比赛其实也是拓展知名度的方式。
刘陶基:是拓展知名度的方式,也是检验自己产品的方式。2024年我们获得澳门经济民生联盟“澳门经济多元创业比赛”冠军以及最受欢迎奖,其实是获得了评委老师和市场的双重认可,这为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近年来澳门的大型博彩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开始投资新兴产业,我们之前拿到了“澳门银河娱乐集团青少年成就计划·大湾区横琴创业比赛”冠军,也得到了不少支持。
记者:作为刚刚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会有一种孤单的感觉吗?
许濠杰:我们前期做跨境电商的时候,的确非常孤单,因为当时澳门做跨境电商的人很少,我们有很多东西要靠自己摸索。后来做教育科技平台以后,情况好转了很多,我们会参加不同协会和商会,和许多创业者一起交流澳门和内地现在的发展趋势。来到横琴的创业者也越来越多,我们可以和更多人交流。
采写/脚本:South记者 张诗雨
拍摄:South记者 邓颖恒
剪辑:South记者 邓颖恒 实习生 朱苑桐
封面设计:赖美雅 实习生 朱苑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