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被忽视的街区角落,经改造后成了都市口袋公园;约34公里的夜景灯光工程改造,让新中轴线和珠江夜游的美景再度延伸;姹紫嫣红的簕杜鹃静待全城绽放,把都市街头装扮一新……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即将进入百日倒计时之际,广州已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品质提升工程项目,在“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的理念指导下,将城市空间变成一幅巨大的全运主题画卷,精心装扮、精雕细琢,点燃整座城市浓厚的全运氛围。
291项品质提升工程扮靓城市景观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广州正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与城市品质提升全面结合,统筹推进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环境、美丽乡村等一系列品质化提升工程,全方位提升广州城市品质。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资料显示,全市正推进8大类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超80%。
目前,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等场馆周边的7个街区已完成建设,通过拆围透绿打破空间阻隔、增设健身或休憩设施、完善无障碍系统等措施,拓展出了一条条可供市民游客活动、休闲的城市共享活力带,营造出“生活处处皆体育”的全民全运氛围。
例如,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及周边街区设计贯通为一条“烈士陵园-英雄广场-省人民体育场”历史轴线,打造林下活力带、休闲共享平台,升级无障碍设施,实现空间品质与功能的双重跃升。
天河体育中心的天河北路两个转角,也通过改造变成了开放式口袋公园。在绿树和灌木的掩映下,蓝色的慢跑径环绕公园,长凳、遮阳凉亭点缀其间。从林和西地铁站出来的市民,信步走进公园,就能享受一刻悠闲时光。负责本次改造的天河区住建部门介绍,以往天河体育中心周边空间乏味单调、缺乏体育休闲设施,市民只是匆匆而过,而在筹备十五运会期间,天河区以打造全民共享体育公园为出发点,将场馆周边改造成更宽敞、更通透、更友好的整体街区。
天河奥体中心作为广州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赛事场馆之一,周边街区集体育赛事、运动教育、市民休闲功能于一体,在十五运会举办的背景下,街区道路空间也被优化提升。
针对此前局部慢行空间被占道、非机动车道功能未完善的问题,工程人员对街区及公共空间进行了微改造,奥体南路拓宽人行道,奥体路街角空间改造为全宽式放坡。针对奥体中心周边桥下、隧道等空间有绿无景的问题,工程人员还改造清理了下层植被、增加绿化带修饰围蔽,实现开放融绿,使奥体公园周边道路更美,色彩更丰富,更具有特色。
除了赛事场馆周边街区之外,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会客厅”景观也得以提升优化。
工程人员在珠江两岸片区新建跑步道,打造绿意流动、动线清晰、宜跑宜憩的滨水慢生活空间,优化了市民日常运动、休闲的体验,还设置了一批集寄存、充电、阅读、轻餐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服务驿站,让江边生活配套设施更完善。
广州城投集团也对珠江两岸、新中轴线等重要区域的夜景灯光进行了品质提升。改造后的夜景灯光工程全长约34公里,跨越海珠、荔湾、越秀、天河四区。新的夜景灯光以广州塔为指挥棒,调动珠江景观带10个重点区域和2个长卷,包括白鹅潭、沿江路24栋楼宇、东塔、西塔等珠江新城64栋楼宇,中信广场、猎德大桥、琶洲西区组团以及部分商业街区和CBD楼宇等,创新应用光艺、投影、水景、舞美等技术手段,用“光语”演绎广州的历史变迁和未来憧憬,打造“一带两轴多节点如诗如画夜羊城”的城市夜景。
26万平方米花境展示绿美花城魅力
绿美花城是广州的生态名片,借助十五运会的契机,广州也实施了一系列景观绿化措施,用姹紫嫣红的色彩,向外界展示广州的生态底色。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园林绿化部门统筹推进绿化品质提升65项工程,打造“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增绿网络,推进立体花廊工程。通过实施簕杜鹃专项行动,全市420多座桥梁披上了立体花廊,在精准调控花期之下,可以确保簕杜鹃将在11月全城绽放,为全运会营造“千廊簕杜鹃,万境花满城”的城市意象。
园林绿化人员还对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15个重要城市交通出入口,华南快速、广州大道等210条赛事通道,“十三行—文化公园沙面片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等7个重要片区实施树木修剪、树池规整、景观提质、品质督导“五大专项行动”,精选低成本、轻维护的多年生花卉、观花灌木、彩叶植物等美化社区、装点街巷。在十五运会之前及期间,广州全市将布置约26万平方米花境,设置32组艺术花坛和5000余组花箱挂花,展现花城独特魅力。
同时,市区园林绿化部门还在一体化推进社区绿化微改造、第五立面整治提升、古树及红色乡村绿化等项目,精心策划以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为代表的174个社区绿化示范格局,打造11个“同心口袋公园”和100个“同心街角小景”,开展“最美阳台评选”等活动,将绿化品质提升延伸至市民群众家门口。
滨江风貌的提升,也将进一步展现岭南水乡文化的新魅力。据广州市水务局透露,目前,全市已累计建设碧道1456公里,打造了一批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碧道节点。如天河区在猎德涌碧道重现“猎德通津,玉带缠腰”的秀美景色,通过青石板路、廊桥、堤岸文化栏杆、景观花池、猎德龙舟、猎德鼓等文化元素,为市民提供了水清岸绿、白鹭纷飞、人水和谐共生的滨水生态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6月,广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5天,占比为92.3%,PM2.5平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继续在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20个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优良。
让天更蓝,让水更清。下一步,市区水务部门还将继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强化综合治理力度,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广州新风貌。
策划:王卫国
执行策划:周昌和
统筹:冯芸清 李欣
执行统筹:蒋臻 代国辉
编辑统筹:黄琼红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魏凯 夏嘉雯 蒋臻 王美苏 莫郅骅 张德威 李竹 实习生 赵瑞琦 罗元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