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信贷增速领跑全国,跨境资管试点破冰

粤琼合作 2025-07-30 16:47

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2025年上半年,海南省金融运行呈现“总量稳增、结构优化、开放提速”的鲜明特征,多项指标领先全国,为自贸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封关运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7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总量稳增

存贷款增速双超全国

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副处长王振兴介绍,上半年海南信贷总量跨越增长,融资成本持续下行。截至6月末,海南省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4070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同时,海南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5285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160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9个百分点,居民储蓄意愿增强。

在价格政策方面,海南通过存款利率联动调整机制与明示融资成本试点,企业融资负担显著减轻。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2.94%,同比下降79个基点;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同步调降至3.05%,有效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结构优化

重点领域信贷增长显著

在“优机构”方面,海南纵深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精准滴灌。截至6月末,海南科技贷款余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14.9%,惠及企业2581户,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持续拓宽。同时,聚焦“双碳”目标,海南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620亿元,较年初新增226亿元,生态项目获强力信贷支持。

此外,小微贷款余额1278亿元,覆盖14.22万户企业,同比增长11%,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效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则精准发力,上半年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2.7亿元,为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等领域注入动能。

开放提速

跨境资产管理试点引领制度创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联合五部门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于8月21日正式生效,生效之日起180日为试点初期。

据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外汇管理处处长张园园介绍,《实施细则》主要聚焦如何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主要内容涉及哪些境外投资者可以投、可以投资哪些产品、用什么账户投资、资金如何进出、如何防控风险及如何落实境外投资者保护等方面。

“首先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张园园提到,跨境资管试点面向全球的境外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投资者。同时,投资产品涵盖风险等级在R1-R4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此外,境外投资者可在海南自贸港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NRA账户)及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等,通过这些账户可以购买试点资管产品,鼓励以人民币计价及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银行设定初始试点总规模,即境外投资者购买的试点资管产品资金净流入规模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可根据海南自贸港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国际收支形势、市场实际需求等,动态调整规模上限。

文/图:南方+记者 黄倩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