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发布情况通报,7月29日,禅城区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52例,主要分布在石湾镇街道、祖庙街道,均为轻症病例。近日,已有机构因未及时清除积水、蚊媒孳生地被行政处罚。
近期,禅城区卫生健康局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机构(场所)的执法力度,派出卫生执法人员对人流密集的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持续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落实落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染病防控措施。
7月26日,禅城区卫生健康局卫生执法人员在对某小区游泳池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该泳池的水质处理设备机房和泳池四周溢水槽内,因长期未清理,树叶、泥土堆积,排水不畅产生积水,且积水中可见蚊幼虫蠕动。
卫生执法人员当场对泳池负责人进行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传染病的防控宣教,并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和《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规定,对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同时责令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该局发出提醒,基孔肯雅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暑期家长通常会为孩子报名游泳培训班,建议陪同人员在池边等待时务必做好防蚊措施。同时,小区物业管理方要定期检查小区游泳池水质处理机房和周边排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清理积水。
同日,该局卫生执法人员对禅城区内接待境外人员的住宿场所开展蚊媒传染病防控专项监督检查,发现某酒店前台的一盆水培富贵竹内有孳生蚊幼虫。
该酒店负责人表示,因员工换水时未冲洗植物根部,导致蚊幼虫孳生。根据《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的规定,执法人员对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同时责令立即改正违法行为。
禅城区卫生健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禅城区正处在基孔肯雅热疫情控制的关键期,清除积水,消除孳生地是防控的有效手段,更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全社会联手“依法防控”是遏制疫情扩散的关键,法律法规为疫情防控提供刚性约束,单位、市民遵守法律,是对自身和社会健康的保障。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