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纱窗、点蚊香,长袖衫、长袖裤,阿基阿登(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无处拱。”中山三乡镇偫鹤园内,吴晓慧和吴晓晴姐妹俩用清脆的乡音唱起新编童谣,稚嫩歌声穿透夏日闷热空气。这不仅是童趣,更是中山市全民战蚊行动中一个生动切面。
蚊虫滋扰非小事,防控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刻不容缓。上周末,中山近3万名党员干部奔赴一线,市四套班子成员包镇、部门与镇街班子包村,带头深入街头巷尾,一场全民参与的防蚊灭蚊大扫除席卷全市。
00:47
为了让防控更“接地气”,中山各镇街结合实际出招——
在三乡镇,教育部门发出倡议,孩子们化身“家庭健康小督导员”,牵起父母的手完成“亲子任务”:清理家中积水、学习科学驱蚊。孩子成为健康理念传播的纽带,家庭成为防疫的基石单元。
同时,科技力量直击人力盲区。无人机腾空而起,对楼顶、高空水箱、隐蔽沟渠等蚊虫孳生温床展开无死角航拍巡查。科技之眼让昔日卫生死角无处遁形,精准锁定防控关键战场。
00:43
在坦洲镇和火炬高新区,社区干部变身“多语种小喇叭”。傍晚时分,“各位街坊,今晚6点大家一起来点蚊香,继续倒积水、清垃圾,齐齐灭蚊!”的提醒声,用粤语、客家话、水上话、张家边话等亲切方言回荡在街巷,确保信息传递零障碍。
东区桥岗社区则创新推出“线下宣讲+线上直播”组合拳。7月24日晚,映翠豪庭入口灯光通明,一场防控“知识会客厅”火热开场。社区摒弃传统发传单模式,让社区工作者、疾控医生、党员业主代表、物业人员、居民代表五方联动开麦:社区工作者以真实病例敲响警钟;疾控医生为社区居民科普染病成本和防控效益;党员和业主现场传授翻盆倒罐揪“蚊虫温床”的生活经验;物业则亮出具体消杀排期与服务承诺。
当物业念完消杀清单,业主群聊里回应声不断:“我家阳台已清空!”“一楼楼道刚消杀完!”居民们自发从“坐着听”转向“马上干”。
中山东区桥岗社区推出“线下宣讲+线上直播”防蚊宣讲会。 受访者 供图
中山东区桥岗社区推出“线下宣讲+线上直播”防蚊宣讲会。 受访者 供图
中山全民行动的“花式战蚊”图景中,童谣传唱、方言呼唤、云端互动与邻里呼应交汇成网。当党员干部沉下去、智慧手段用起来、群众力量活起来,蚊媒传染病的防线便在最基层真正筑牢。
采写:南方+记者 林雨萱
素材来源:三乡发布、坦洲发布、中山火炬发布、东区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