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迎战台风“韦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信宜市的首要任务。
在这场与台风的较量中,信宜市万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以最快速度、最实举措织密防御网络,用责任与担当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上下联动筑根基 前置准备织密防御
面对严峻的台风形势,信宜市、镇两级迅速行动,吹响防台 “集结号”。
7月18日晚上,信宜市级层面第一时间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分析台风路径及影响,明确各部门职责,要求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镇、镇领导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制度,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信宜市委组织部第一时间下发《关于在防风防汛中充分发挥“两个作用”的倡议书》,在“信宜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两个作用”。
信宜市住建局党员干部检查在建工地情况。 通讯员 供图
信宜市住建局党员干部检查在建工地情况。 通讯员 供图
信宜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务局举办地质灾害、山洪防治业务培训班,全覆盖培训镇村两级三防责任人,提升党员干部的应急处置能力,并下发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
镇级紧接着召开专题会议,细化任务分工,将责任压实到岗、到人。各职能部门同步做好前置准备,信宜市住建局对在建施工工地、一河两岸物业小区停车场、市区易涝点、削坡建房隐患点进行重点巡查,落实防御措施;市应急管理局迅速调拨防汛物资,救生衣、沙包、应急照明设备等整齐码放,随时准备调运;市水务局加强对水库、水电站、堤坝、水闸的检查,做好雨量监测,清除河道行洪障碍,确保行洪畅通,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防御格局。
一线排查除隐患 贴心守护筑牢安全线
党员干部化身 “排查员”,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
贵子镇党员干部在巡查中运用“隐患点+防御区”双控机制,结合地质灾害防御分级图精准锁定风险区域,同步落实“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全镇累计排查隐患点13处,设置警示标志31处。茶山镇派出党员干部132人次下沉基层一线,加大对水漫桥、边坡道路、临水道路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力度,设置警示标示5处。
怀乡镇党员干部到各点开展排查工作,紧盯山体边坡稳定情况,详细勘察山体有无裂缝、滑坡迹象。池洞镇党员干部走访水库、水电站、河道、地质灾害点等安全隐患点,全面排查风险,切实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钱排镇钱上村干部汛前清理排水道的杂物。 通讯员 供图
钱排镇钱上村干部汛前清理排水道的杂物。 通讯员 供图
钱排镇组建16支党员服务队派发地质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海报到村民家、到食肆、到商铺、到工厂、到街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台风危害、避险方法和转移路线,提醒群众提前储备饮用水、手电筒等物资,关好门窗,避免外出。
北界镇党员干部到各村督促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摸排情况,要求各村及时排查红色一级防御区的住房住人情况,核实有风险隐患必须做好人员转移工作。
玉都街道党员干部在台风到来前检查安置点卫生和各类应急物资,积极应对应急救援需求。镇隆镇足额配备防汛物资,现有沙袋4400个、救生衣共250件,救生圈共240只、抽水机2台、发电机1台,橡皮艇1艘、帐篷6顶,折叠床2张,被子230张,衣服170套,另有油锯、铁铲、手电筒、铜锣等物资。
东镇街道储备充足应急物资。 通讯员 供图
东镇街道储备充足应急物资。 通讯员 供图
东镇街道及时对三防物资进行清点排查,保证应急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索抛、冲锋艇、发电机、强光手电筒、锹、镐等防汛救灾物资充沛齐全可用。水口镇备有防汛编织袋8000个用于抗洪筑坝,救生衣139件、泡沫艇2艘及救生绳11条保障水上救援与人员转移,抽水机1台用于应急排涝;抢修装备包括铁铲2把、兵工铁铲10把、锄头10把、油锯3台及手推车1台。所有物资状态完好,功能正常,为台风应对提供了坚实保障。
暖心转移强保障 安置点里传递家温度
针对居住在危险区域的群众,信宜各镇村干部逐户动员、逐个劝说,确保 “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丁堡镇全体镇村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分片包区排查隐患,及时转移可能受灾群众。各村安置点严格落实“十有”标准,安排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丁堡镇党员干部清理倒伏竹木。 通讯员 供图
丁堡镇党员干部清理倒伏竹木。 通讯员 供图
朱砂镇镇村党员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落实防汛责任,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对可能存在安全威胁的群众,及时劝说转移。大成镇召集200多名镇村党员干部,对重点人员进行转移,目前累计转移高切坡住户、低洼住户等55人至安全地方。
池洞镇党员干部巡查危险区域。 通讯员 供图
池洞镇党员干部巡查危险区域。 通讯员 供图
白石镇党员干部对全镇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走访,转移群众30户128人。金垌镇300多名镇村党员干部到村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将高切坡住户、低洼住户等31户57名群众安全转移。
茶山镇党员干部入户发放避险告知书。 通讯员 供图
茶山镇党员干部入户发放避险告知书。 通讯员 供图
新宝镇设立19个安置点,转移并安置危险区域群众15户累计47人。平塘镇党员干部争分夺秒将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削坡建房、危房区域的83名群众转移。
合水镇庙湾村镇村干部和转移群众同吃同住。 通讯员 供图
合水镇庙湾村镇村干部和转移群众同吃同住。 通讯员 供图
安置点内,铺设好的临时床位整齐排列,生活物资充足供应。洪冠镇党员干部早早行动起来做好安置点的布置工作,拿起扫帚、拖把,将安置点打扫得干干净净,从物资储备室取出干净的枕头、被子,逐个检查灯光、风扇等设备,确保正常运行,为群众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临时家园。
合水镇党员干部在排查后转移18名群众到安置点,提供充足的服务保障,镇村党员干部与转移群众同吃同住。思贺镇在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所中小学校设置安置点,转移危险区域群众46人,每个安置点派1-2名党员干部值守,及时保障群众需求。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信组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