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汕尾微短剧奖补?这场发布会说清楚了

作者 陈欣欣 2025-08-07 20:28

8月7日,汕尾召开促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解读“拍摄补助+内容奖励+服务保障”微短剧政策组合拳,其中新建影视基地最高可获50万元补助,汕尾题材优质剧本最高奖励7.5万元,来汕剧组还可享A级旅游景区免票等特权。发布会还透露了哪些关键信息?记者为您划重点。

真金白银:

从剧本到拍摄全链条扶持

发布会现场透露的“分级奖励+特色加码”剧本创作政策引发关注:获国家、省级优秀剧本认定的作品,基础奖励分别为5万元、2万元;若内容聚焦汕尾红色文化、滨海生态或民俗风情,奖励标准直接上浮50%。这意味着创作者最高可获7.5万元剧本奖励,单个机构年奖励额度达20万元。

对于已完成拍摄的作品,政策同样给出“流量变现”通道:本地企业制作作品在平台点播量超50万次,可申领最高5万元发行奖励。

针对市场主体培育,汕尾打出“落户+运营”组合拳:在汕尾注册的微短剧企业,年度营收超50万元且作品含汕尾元素的,可申领最高2万元运营补贴。鼓励全国头部机构落户,通过产业园区集聚制作、发行、后期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为破解人才短板,汕尾还设立专项培训补助,对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的机构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

场景红利:

全市变身“天然摄影棚”

“我们正在把整个汕尾变成剧组‘零成本’取景地。”汕尾市文广旅体局局长郑进铅介绍,全市A级旅游景区已对备案剧组开放免门票政策,同时推出“1+N”拍摄基地矩阵:“1”即支持新建或改建专业影视拍摄主基地,对投资额超500万元的项目,按投资额3%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N”即串联红宫红场、玄武山等A级旅游景区及捷胜、碣石古镇等特色场景,形成覆盖红色文化、滨海生态、民俗风情的分场景集群。此举既盘活闲置资产,又为剧组提供多样化取景选择,让汕尾成为“天然摄影棚”。

更令创作者心动的是配套服务——新组建的影视协拍服务中心,可提供从备案、剧本论证到拍摄、审查的全流程指导,以及取景地对接、器材租赁等“一站式”服务,都能协助解决,服务成效突出的协拍机构还可获得最高10万元补助。

“我们将为来汕拍摄团队提供取景地、酒店、车队、餐饮等基础保障资源,并在演员经纪、服化道、美术置景、器材设备、摄影棚等专业拍摄资源方面给予支持,满足团队在拍摄过程中的各类需求。”汕尾市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进权表示,公安、市监、文旅、交通等部门都将为剧组保驾护航,解决场地、设备、审批等实际问题,让拍摄“零障碍”。

“政策就是要让创作者‘轻装上阵’。”郑进铅表示,汕尾力争到2027年底建成3个以上特色拍摄基地,培育10家优秀创作机构,推出30部汕尾题材精品短剧,在微短剧产业新赛道上形成“小成本撬动大传播、小屏幕带动大产业”的良性循环。

南方+记者 陈欣欣

编辑 伍青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