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监管+温情服务”,新兴县第一中学让校园餐成为幸福“加分项”

作者 崔洪铭 2025-08-23 14:30

校园餐饮工作关乎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与校园和谐稳定,是后勤服务保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师生关注的就餐环境、菜品价格、食品安全与口味等问题,新兴县第一中学以打造“放心、透明、暖心”的阳光饭堂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校园餐专项整理与提升工作,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幸福”。

智慧监管“晒”全程,守牢食安“第一道关”

食品安全是校园餐工作的生命线。本学期,新兴县第一中学上线“阳光饭堂,智慧管理”数字化平台,打破后厨“神秘感”,让食品安全置于阳光之下。该平台实现食材采购源头、供应商资质、安全检测报告到烹饪制作全流程线上公示,师生与家长可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监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透明化管理,让每一份食材有据可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同时,平台开设菜品评价系统,学生就餐后可对菜品口味、质量打分留言,还能通过校长信箱、家委会等反馈意见。食堂管理部门收集数据定期分析,将师生真实反馈作为调整菜式、优化口味的重要依据,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闭环管理。

硬件升级“焕”新颜,打造舒心“用餐驿站”

良好的就餐环境是提升师生幸福感的关键。新兴县第一中学投入专项资金,对食堂硬件设施进行针对性改造。

在环境美化方面,对食堂内部墙体全面铺贴瓷片,使食品操作间更明亮、整洁,易于清洁维护;在卫生优化上,将传统排水沟盖板全部更换为不锈钢材质,不仅更耐用,还彻底解决卫生死角难题,便于冲洗和消毒,极大提升食堂整体卫生水平。

此外,学校启动“暖心工程”,为食堂一二楼就餐区全面安装空调系统,今秋起师生将告别夏日就餐闷热,在凉爽舒适环境中享用佳肴,让食堂成为学生喜爱的“幸福驿站”。

价格调控“暖”师生,实惠直抵“餐盘子”

学校始终坚持公益性原则,将“惠及师生”作为食堂工作根本出发点,建立定期市场调研与成本核价机制。

后勤部门定期对米、油、肉、蛋、蔬菜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市场价格跟踪调研,在充分调研和饭菜成本核算基础上,学校自2025年上半年起,对大部分菜品与奶制品实施4次价格下调,其中菜品均价下降0.5元,牛奶均价下降0.3元。这一“暖心于行”的举措,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赢得师生及家长一致好评。

家校同心“共”守护,织密食安“监督网”

学校深知办好食堂离不开社会监督与家庭参与,新学期持续深化“家长陪餐制”,推动开放日常态化和透明化。学校诚挚邀请家长代表走进校园,深入食堂后厨,亲身体验饭菜制作过程,与学生一同用餐,直观了解孩子就餐状况。通过面对面交流,学校直接听取家长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将其作为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这种开放姿态增强了家校互信,凝聚了共建“阳光饭堂”的合力。

此次校园餐提升工作是从“软件”到“硬件”、从“内部管理”到“外部监督”的系统性工程。通过智慧化管理、硬件升级、价格调控、家校共治等举措,学校有效提升了餐饮服务质量与安全水平,传递了关怀与温度。未来,新兴县第一中学将继续倾听师生心声,创新管理机制,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与幸福”。

撰文:梁晓珺 新兴一中宣

编辑 魏楠
校对 张芳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