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教会孩子做梦的过程,需要百分百的爱和正确的方法。”
8月17日,著名歌手、畅销书作家、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陈美龄携全新力作《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告诉你32个改善教育孩子的方式》亮相2025南国书香节香港馆。这位将三个儿子悉数送入斯坦福大学的传奇母亲,以其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沉淀与受到万千父母推崇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众多读者到场,现场气氛热烈。
从“偶像歌手”到“博士妈妈”:不凡人生的教育沉淀
活动现场,年近七旬的陈美龄笑容明媚,眼中星光未减。
20世纪70年代,她以甜美的嗓音和纯真的气质风靡亚洲,其代表作《原野牧歌》《归来的燕子》传遍街巷。然而,她却在事业巅峰期毅然转身,远赴加拿大求学,只为追寻父亲“知识是终身财富”的箴言。
此后的人生更是写满传奇:陈美龄在日本结婚生子后,因带着孩子重返职场,引发席卷全社会的“美龄论争”,并登上了《时代周刊》。更令人惊叹的是,她无畏传统社会对职场女性的质疑和争议,怀着第二个孩子,带着两岁多的大儿子踏入了斯坦福大学的校门,最终成功取得了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5年,“三个儿子皆入斯坦福”的话题让陈美龄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妈妈”。她将三十余年深耕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实践及育儿心得,倾注于笔端,出版了包括畅销书《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在内的逾百本著作。
正是基于对现代父母需求的深刻洞察,她推出了其首部以图画形式呈现的育儿著作——《斯坦福教育学博士告诉你32个改善教育孩子的方式》,旨在让爱的智慧在家庭中更柔软、更顺畅地流动。
首推治愈系图画书:为忙碌父母定制的“改善指南”
“为何选择以图画形式呈现新作?”陈美龄在现场分享了她跨越歌手、学者、母亲多重身份的独特教育感悟,道出初心:“我深知现在很多家长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看大段文字,这本书就是希望能用直观、轻松的方式,帮助父母‘看见’在教育的误区并学会改善。”
她强调,“改善”是本书核心:“我们深爱孩子,却常无意中做出伤害他们的行为。这本书就是要指出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在里面分享我自己的亲身经验和实用方法。”
本书由大同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出版,聚焦5-12岁关键成长期,精心挑选了32个令家长倍感棘手的典型实例,系统分为“智”“爱”“家”三大成长维度,涵盖了智力开发、情感培养、习惯养成等孩子成长的多个方面,通过图画生动呈现“吼叫父母”与“智慧父母”的对比差异,让科学的教育方法一目了然,帮助父母易于理解和应用。
育儿先育己:看见孩子,更要看见自己
在本次分享会上,广州市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库首批专家、《当代家庭教育》编辑部主任、羊城阅读推广人祁丽珠老师,作为本场活动的特邀嘉宾,与陈美龄博士一起围绕“如何成为智慧型父母,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深入浅出、富有洞见的对话。
祁丽珠老师明确指出,家庭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根基所在。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家庭环境,对于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她进一步强调,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做法,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美龄在分享会上表示,AI时代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父母首先要丰富自身的知识,充分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无论未来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发挥自身潜力、追逐梦想、享受人生。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能给家长们带来更多的鼓励和信心,让他们以更从容、自信的心态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随后,陈美龄以书中案例生动阐释“如何改善做法”:
面对“孩子不愿分享校园生活”:错误做法是权威追问;智慧做法是家长先分享自己经历——“今天办公室的同事为了一件小事争执……你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搭建分享的桥梁,让亲子间的对话从“单方盘问”变为“双向畅谈”。
解决“孩子交朋友焦虑”:关键不是安慰“没事,不要紧”,而是赋予孩子“帮助他人”的力量——引导其主动问候落单同伴,在给予中建立自信与连接。
“家长用对方法,孩子跑多远都会回来的。”陈美龄如是说。
现场共鸣不断:家长惊呼“原来可以这样做!”
签售会现场座无虚席,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众多读者手持新书排队等候签名,并与陈博士交流育儿问题。
一位职场妈妈感慨:“一直觉得没时间陪孩子就是失职,听了美龄老师的理念才明白,每天专注半小时的高质量陪伴,比边看手机边陪玩两小时更有价值。”另一位爸爸则分享:“书中提及孩子发脾气的场景简直是我家的翻版!陈博士分享的选项法简单有效,给了我很大启发。”
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难以控制情绪”困惑,陈美龄给出了核心心法。她强调,教育的第一步是先“看见”孩子——“当孩子哭闹时,别急着说教或制止,先观察他情绪背后的需求,是委屈、恐惧还是渴望关注?接纳情绪的存在,沟通才能真正流动。”她特别提醒,家长“要给孩子无限量的爱”,“要让孩子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爸爸妈妈对你的爱都不会改变,会永远支持你。”
谈及学习力培养这一热门话题,陈美龄分享了朴素却关键的经验:“永远别对孩子说‘等一下’!及时回应远比‘等妈妈忙完再说’更能守护孩子的好学心。”她特别提到“餐桌教育法”——每天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分享当天生活或工作中的见闻,再请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看法,这样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活动尾声,陈美龄为陷入教育焦虑的父母送上定心丸:“父母的一些反省和改变,会让孩子有很大的得益。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教育最好的模样。”这场充满温度的分享,不仅让家长们收获了实用技巧,更找回了教育的初心与勇气。
【供稿单位】广东大音音像出版社
【频道编辑】李卓华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刘树强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