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在澳门立法会发表《2026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系统总结2025年施政成效。报告指出,2025年紧扣“澳门+横琴”战略定位,将横琴发展当作澳门自己的事来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更多澳门人员参与合作区工作
2025年初,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设立“促进横琴建设领导小组”,专责协调合作区建设重要事项,紧扣“澳门+横琴”战略定位,将横琴发展当作澳门自己事来办,进一步加大对横琴的投入力度,高水平推进完成第二阶段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两地人员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参与合作区建设的澳方人员进一步增加。截至9月1日,以临时定期委任方式派往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及其所属机构任职的全职公务人员共27名。逐步打造以员额制为主体的公务人员队伍,合作区已面向澳门居民开展两次员额制招聘,截至2025年9月1日,澳门员额制人员为84人,占全部员额制人员的48%。创设“特别兼任”制度,以更灵活的方式,允许澳门有经验、具资历的公务人员兼任合作区的工作任务。
此外,澳门特区政府积极通过修法调规推进规则衔接,目前已梳理出首批重点跟进的法规清单,将适时纳入立法或修法规划。同时,完成澳门本地两部非高等教育法律修改,明确合作区内澳门办学机构的法律适用与权益保障。
推行“澳琴同游”计划 筹建中葡经贸中心
2025年,澳琴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的印发,将最能与澳门联动发展、最可能吸引澳门企业参与、最可能带动澳门居民就业的文旅、高教、医疗、高新科技、现代金融等产业作为合作区“四新”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
具体来看,澳琴正携手做强文旅会展商贸业。持续推行“澳琴同游激励计划”,助力两地会展及旅游资源互通共享、客源互送。“团进团出”政策实施一年来,已累计组织旅游团近18,000个,累计接待旅客近66,000名。推动近114家电商企业、45家澳资跨境电商企业及服务机构相继落地。组织澳琴业界参与在澳门、新加坡、泰国等地举办的会展专业活动。
融合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优化“澳门注册+横琴生产”模式,积极引入优质药企和项目进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截至2025年9月底,园区产业区域出租率达到82%,累计进驻企业133家。积极推进干细胞研究与应用落地,澳琴协同推进细胞治疗等前沿医疗新技术立法等工作。
联动发展特色金融。截至2025年8月,合作区已累计开立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超过590个,结算金额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成功争取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支持合作区头部公募机构赴澳展业,以及私募投资企业审批权限保留在合作区。提升跨境民生金融服务,推动“聚易用”支付工具延伸至“澳门新街坊”试点商户。
协同发展科技产业。支持澳门高校牵头建设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对已获批建设的集成电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提供支持,今年新批1所中医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推动10个重点项目在合作区转化,涉及芯片设计、干细胞、先进材料、数字科技等领域。支持澳大科技研究院建设5大研发中心,共建16个院企联合实验室,截至9月1日,新增科研项目51个,累计开展科研项目369个。
过去一段时间,合作区政府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截至2025年9月底,已签约32个子基金和20个直投项目,签约金额约60.67亿元人民币;招引落地121家企业,其中总部落地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知名上市公司业务板块16家。完成产投资金两个直投项目退出,项目投资回报率分别达59%和44.3%。
值得关注的是,澳门更好地发挥中葡(西)平台功能,筹建中国—葡语(西语)国家经济贸易服务中心,并设立了初期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的中葡(西)经贸发展基金。
52个澳青创项目落地 启动研究跨境新通道
在民生融合方面,澳门特区政府全力支持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创业。截至2025年9月,已推荐52个澳门青创项目。澳门青年创业集中在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和科技研发领域,分别占比62.24%和31.95%。
民生服务持续优化,跨境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便利企业和居民办理横琴业务。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落实便利澳门居民子女就学政策措施,拓展社会福利保障。实现“粤澳社保一窗通”,可同时办理广东76项和澳门28项社保服务。
澳琴互联互通得到持续强化,两地融合发展有了更深厚的基础。例如,跨境交通进一步优化,截至8月,已开通澳琴跨境通勤路线27条、日班次72个,路线覆盖澳门66个站点。具“免出示证件”功能的合作查验自助通道年内在横琴口岸投入运作。启动合作区联澳跨境新通道方案前期研究工作。
至2025年9月1日,横琴口岸通关人数达1,90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33.5%,其中澳门居民达481万人次,同期增加54.3%。全面检视分线管理实施以来的实际效果,积极推动将部分“一线”监管要求进一步放开。
不难发现,202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准确把握“澳门+横琴”定位,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机遇,为澳门长远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根据报告,澳门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进一步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助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采写:南方+记者 黄天儒 梁涵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