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来了!将发新一轮消费券(附全文)

消费新主张 2025-11-03 08:55

11月3日上午,广东省政府官网发布《“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总体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于2025年11月1日启动,延续到2026年3月底。围绕推介、活动、品牌,省、市、部门联动,抢抓全运会、迎APEC峰会和新春消费季重要消费时点,通过持续的活动矩阵、宣传营销和优惠措施,最大限度将来粤在粤的庞大人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将集中推出跟着全运游广东、迎峰会游广东、寒假游学到广东、请到广东过大年四大活动,打造“游在广东”“食在广东”“购在广东”“乐赏广东”“健身广东”五大品牌,实施六大优惠政策,沉浸式全景式体验“看全运、迎峰会、游广东、品美食、赏美景、购优品”。

活动期间,将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购买电视机、冰箱、空调(含取暖器)、电脑(含显示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家用灶具(含吸油烟机)、热水器等8类家电产品,购买4类地市特色优品,购买手机、平板(含学习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耳机、无人机等5类电子产品,购买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运动自行车、滑雪板、轮滑板等6类体育用品,给予一次性补贴,线上线下大促销、线下设置体验点。

方案全文如下: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总体方案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更大力度聚人气、促消费,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期间,全省开展“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集中推出四大活动、五大品牌、六大优惠,沉浸式全景式体验“看全运、迎峰会、游广东、品美食、赏美景、购优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物质文化需求,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制定总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策略

“粤享暖冬 乐游广东”消费季活动于2025年11月1日启动,延续到2026年3月底。围绕推介、活动、品牌,省、市、部门联动,抢抓全运会、迎APEC峰会和新春消费季重要消费时点,通过持续的活动矩阵、宣传营销和优惠措施,最大限度将来粤在粤的庞大人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

(一)省市同步策划实施。策划发布“1+9+21+X”方案矩阵,“1”即省总体方案,“9”即4个活动、5个品牌子方案,“21”即21个地市子方案,“X”即省直有关单位若干措施,充分调动平台机构、市场主体积极性,发挥好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作用,推出干货满满的惠民措施和丰富多彩的商文旅体活动。

(二)省市同步宣传营销。省市集中发布、同步宣传,形成全省上下促消费强大宣传声势。制定国际传播策略,实施配套推广计划,集中策划主题营销,拓宽活动及品牌营销渠道,差异化落地广告投放,系统打造“广东故事”全球传播矩阵,构建特色鲜明、富有吸引力的国际形象。 

(三)省市同步推出便利化措施。支持银行推出全运会购票立减营销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做好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元支付方式服务保障,支持在机场、口岸、星级饭店等重点场所布设外币兑换设施。畅通消费维权渠道,保持12345热线7×24小时畅通,强化消费纠纷在线解决(ODR)。开展放心消费承诺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推动相关旅游协会发出优质服务专项倡议。

(四)省市同步推动消费创新。集中推介一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支持传统购物型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向多元消费场景升级,拓展文化娱乐、健康体育、社交休闲等服务消费功能。以“展演节赛”串联消费资源,推动餐饮、住宿、文娱、景区、赛事、展会、影视、游戏、电竞、AI深度联动,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二、举办四大活动

紧扣今冬明春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时间轴,全省统筹、次第开展四大重点活动,形成全省波浪式广泛参与的消费热潮。

(一)跟着全运游广东:体育盛事全民狂欢。(2025年11月至12月)

目标:掀起第一波热潮,聚焦全运会新增人流,针对性推出旅游线路、精品赛事、组合套餐,吸引来粤客流增加停留时间、在粤深度体验消费。

1. “跟着赛事去旅行”。推出“全运+”城市主题旅游线路23条。联动在线旅游平台推出“赛事+交通”“赛事+酒店”“赛事+景区”组合套餐,联动全省文旅企业发放百万张免费及优惠门票。鼓励重点商圈、文旅集聚区、城市地标建筑、社区广场设立高清直播与互动体验区,打造“第二现场”沉浸式观赛区。

2. “全运+精品赛事”。支持鼓励全运会各承办城市推动全运会赛事与全民健身、地方文旅活动有机融合。组织好“粤超”足球赛、“省港杯”足球赛、环粤港澳大湾区自行车城市挑战赛、粤港澳大湾区匹克球公开赛等区域精品赛事,举办中国杯帆船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等高水平职业赛事,丰富省市级业余联赛、俱乐部赛、社区赛等群众体育活动。

(二)迎峰会游广东:湾区活力全球绽放。(2025年11月至2026年12月)

目标:掀起第二波热潮,将全球关注转化为来粤旅行计划,向全球展示活力、开放的广东形象,释放长尾效应。

1.“发现精彩广东”入境游。发布广东入境游指南,推出10条入境游精品线路。在广州塔、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珠海大剧院等城市地标上演“峰会主题灯光秀”。鼓励星级饭店、商业机构推出“走读广东”等融合峰会元素的特色线路和专属优惠福利。

2.“聚惠广东”入境购。引导免税、退税商店开展限时促销活动,在重点国际消费商圈灵活增设临时离境退税集中退付点。指导市内免税店推出折扣优惠,举办国潮风尚节等系列活动。推动退税代理机构与支付机构加强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移动支付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3.“粤夜粤美”夜间消费场景。全省发布60个高品质夜间消费场景,构建夜游、夜食、夜购、夜娱等“可尝、可看、可玩”的沉浸式夜间消费空间。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国有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夜间开放,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寒假游学到广东:“粤游学·暖冬知行季”。(2026年1月至2月)

目标:掀起第三波热潮,聚焦寒假亲子游、避寒游,精选红色游、传统文化游、科技工业游,吸引客流在粤充分体验、形成二次传播。

1.“红色足迹”革命文化游。走进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广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一批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观看实景舞台剧、参与“军校学员角色扮演”“革命家书诵读”“革命足迹打卡”等互动项目,开展沉浸式革命历史学习。

2.“岭南文脉”传统文化游。走进文化馆、非遗传承基地、文化村等岭南文化传承平台,参与“非遗大师工作坊”,学习蔡李佛拳、英歌舞、端砚制作等传统技艺。打造“我在非遗馆过寒假”“我是非遗小记者”两大特色研学项目,沉浸式探馆。组织全省博物馆围绕传统文化、文物考古等主题,开展“醒狮研学”、沉浸式“考古研学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3.“科创湾区”科技工业游。打造精品科技游线路,串联起区域内知名大学、研究院所、科技园区、重大基础设施等顶尖科创平台,参与AI、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前沿科技体验。支持科技企业开发科技旅游,推广复制深圳光明科技馆等经验,打造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公益场馆运营新模式。推广51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2025年底前扩展工业旅游资源数到300家左右,培育创建新的工业旅游景区,省市联动推出“工业+”系列打卡地图。探访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先进制造业基地,精心设计工业参观动线、实践体验。

(四)请到广东过大年:岭南年味沉浸乐享。(2026年1月至3月)

目标:掀起第四波热潮,聚焦春节探亲游、欢聚游,主打民俗、文化和年货节,吸引客源提前规划来粤、沉浸式体验。

1.民俗广东年。启动“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以行花街、广府庙会、醒狮贺岁、粤西年例、元宵灯会等标志性年俗为载体,推出10条非遗精品线路。策划英歌舞、舞龙、飘色等巡游、街头展演,举办非遗购物月、非遗主题市集等活动,打造“流动的民俗风景线”。推出万人长桌宴、水陆花街巡游,推动各地特色餐厅推出年夜饭“一桌菜”、全球团圆饭特别菜单、全年宴席预售。

2.“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开展“四季村晚”“广东村歌”活动,融合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特色农产品推介和旅游线路推广等。精心策划“广州新年音乐会”“国乐盛典”“粤剧春班”等新年演出品牌活动,在各大剧院推出上百场名团佳作。举办演艺新空间展演季,推出一系列小而精的沉浸式演出。组织全省各地文艺院团开展戏曲、音乐、话剧、歌舞剧、音乐剧、亲子剧等各具特色的迎新春文艺演出,用精彩纷呈的文化大戏陪伴观众。

3.广东“年货节”。紧扣消费者年节需求,举办“2026网上年货节”网络促销活动,组织国内及省内各大电商平台推广广东年货、地域农特产品和老字号产品,开展网上年货大集、非遗直播等特色活动,集聚平台、商家、银联及银行金融机构资源,线上线下联动,推出更多实打实、类型丰富的促销活动,放大年节消费效应。

三、打造五大品牌

聚焦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结合广东自然人文特色和优势,塑造区域特色品牌,着眼长远,打造五大消费品牌,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作为启动期。

(一)“游在广东”品牌。发布“广东观光地图”。全景导览全粤旅游资源,聚焦都市潮玩、乡野栖居、滨海度假、康养山水等游玩场景,展示广东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等重点品牌和城市、乡村、滨海、森林、温泉等资源,方便游客选择古驿道徒步、房车营地、帆船体验、低空飞行等多元玩法。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省市联动推出滨海海岛游、自在休闲游、岭南山水游、红色文化游、南粤历史游等系列精品线路。

(二)“食在广东”品牌。发布“广东美食地图”。首批精选广东21个地市的近300道地标特色美食,呈现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粤菜流派的主要精华,推荐本地风味美食、餐饮门店、美食街区,全面展示广东美食历史文化、食材工艺,为来宾品尝地道美食提供贴心指南。打造“粤味21”品牌IP。组织各地市评选推出本市最具特色的名店名品,打造“粤味21”品牌IP矩阵。全省培育首批30个特色美食集聚区,推出串联本土美食风味店铺的线路30条。扩大顺德、潮州“世界美食之都”、湛江“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宣传,积极引入米其林、黑珍珠餐厅。

(三)“购在广东”品牌。发布“广东购物地图”。围绕全省各地市重点购物区域和十五运会赛事周边购物场景,筛选一批消费者喜爱的购物消费场景和商品品牌,集中展示广东步行街、商圈、离境退税、免税购物商店和首店、新品首发、老字号等,引导列入广东购物地图的商家开展限时促销优惠活动。推广“粤手礼”体验。围绕“粤味传家”传统食品、“粤匠承古”非遗文创、“粤养颐和”养生南药、“粤潮新韵”岭南潮品等4个系列,在首批45款老字号伴手礼基础上,再组织评选一批伴手礼,鼓励各地市推出地方伴手礼,推动“粤手礼”进全运会、进峰会、进景区、进街区。打造“乐购小镇”。结合各地特色消费品生产专业镇的优势,发布一批玩具、服饰、箱包、鞋袜、珠宝、刀具等特色消费品专业镇名单,以特色产品吸引购物、吸引旅游。举办“媒体+”赋能商圈高质量发展暨创建助力“百千万工程”文明集市。

(四)“乐赏广东”品牌。发布“广东休闲地图”。推出展览活动、演出活动、非遗民俗活动的文娱指南,直观展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一、二级博物馆展览、国家级非遗项目民俗类活动、营业性演出活动等信息,方便游客灵活选择游览路径。千场精品文艺演出。深耕本土文化资源,突出国际化与湾区特色,构建“大演出+小特色”的活动体系,培育“白天观景、夜晚赏艺”的文旅消费格局,引进境内外知名大型演唱会与音乐节,全省联动统筹推出千场营业性演出活动。千场高品质文博展览。统筹全省文博场馆组织超千场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优化入境游客预约购票服务。

(五)“健身广东”品牌。发布“广东健身地图”。一图汇聚全省十五运场馆、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与绿道步道等资源,全省范围内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及省级品牌赛事信息,全面呈现从专业场馆到街头社区的多元健身场景,为游客和市民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运动健身指南。开展“为一场赛,赴一座城”赛事行动。推动全省21个地市结合本地体育资源、体育文化,打造一项城市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实施“全运惠全民”计划。充分挖掘后全运效应,利用全运赛事场馆举办“周末免费健身汇”活动,推动赛事场馆赛后常态化惠民开放。

四、实施六大优惠政策

着眼于方便、惠民、共享,聚焦与人民群众出行游玩联系最紧密的领域,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形成全民共享的消费氛围。

(一)优惠进景区。全运会期间,全运会注册的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员、辅助裁判员、技术官员以及赛事注册记者(下称“参赛人员”),凭本人全运会证件等有效凭证,可享受省内国有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免费和国有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预约礼遇,倡导其他重点旅游景区参照提供优待政策。鼓励A级旅游景区为全运会购票观众(下称“观赛人员”)提供门票折扣优惠或优先预约、专属通道等其他礼遇。活动期间,省级统筹发放“请到广东过大年”文旅消费券,联合在线旅游或综合商务服务平台,“政府补贴+平台让利+商户促销”,推出文旅消费惠民礼包。各地市发布本地区旅游优惠措施。

(二)餐饮消费券。活动期间,省市统筹发放“食在广东”餐饮消费券,各地市组织重点住宿餐饮经营主体参与,在赛事场馆、酒店、商圈、景区、展馆周边定点精准推送消费券信息。各地市支持引导全运会赛事周边和沿线餐饮主体、品牌企业以及平台机构为参赛、观赛人员提供地标美食展示、免费品鉴、主题套餐和专属餐饮优惠。发券原则由省制定,各地市发布本地区餐饮优惠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优惠住酒店。全运会、峰会期间,鼓励星级饭店、乡村酒店和旅游民宿推出专属优惠福利,参赛、观赛人员和参加活动人员凭本人全运会证件、门票或活动证件等有效凭证可享入住折扣、延迟退房等礼遇。推出“赛事门票+客房”“活动门票+客房”连住套餐,支持住宿企业开展本地特色商品展销、非遗技艺展示,叠加餐饮娱乐折扣,延长餐饮、健身及康乐设施开放时间。各地市发布本地区住宿优惠措施。

(四)便捷优惠行。全运会期间,参赛人员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支持各地市开行串联交通枢纽、热门商圈、特色景区的精品文旅客运线路,并配套推出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港口、高速公路服务区、水路客运等交通运输服务提升举措。各地市发布本地区交通优惠措施。

(五)广东优品购。活动期间,发放“广东优品购”消费券,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或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新车,购买电视机、冰箱、空调(含取暖器)、电脑(含显示器)、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家用灶具(含吸油烟机)、热水器等8类家电产品,购买4类地市特色优品,购买手机、平板(含学习机)、智能手表(手环)、智能耳机、无人机等5类电子产品,购买跑步机、椭圆仪、划船机、运动自行车、滑雪板、轮滑板等6类体育用品,给予一次性补贴,线上线下大促销、线下设置体验点。具体细则由省制定,各地市组织实施。鼓励参与企业推出全运会证件、全运会门票等有效凭证叠加优惠。各地市发布本地区具体优惠措施。

(六)发票大抽奖。开展零售、住宿、餐饮业“发票抽奖”活动。个人消费者取得上述行业省内经营者依法开具的普通发票,包括电子发票(普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卷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可参与抽奖。省级层面统筹开展“发票抽奖”活动,各地市配合做好活动宣传工作。

南方+记者 唐子湉 周人果

编辑 冯颖妍 陈梅玉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