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有料|从生态保护区到“经济黑马”,中山五桂山释放新动能

作者 曾艳春;叶志文 2025-10-31 06:31

在中山市前三季度的经济版图上,五桂山街道如一匹势头强劲的“黑马”,多项指标协同跃进:工业投资增速42.2%、GDP增速6.9%及固投增速、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均位居前列。

这并非单一产业的偶然爆发,而是实体经济筑基、有效投资发力与生态价值转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结果。从“工改”厂房里的机器轰鸣,到智慧康养小镇的蓝图落地,再到郊野步道上如织的游人,五桂山正推进一场深刻的经济动能转换,让“小镇也有大作为”从图景走向现实。

五桂山街道正通过农文旅融合的“串珠成链”战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吸引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五桂山街道正通过农文旅融合的“串珠成链”战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吸引力。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座绿山

将文旅项目“串珠成链”

五桂山的崛起,离不开其最宝贵的底色——生态。这座被誉为“湾区绿谷”的绿色宝藏,正通过农文旅融合的“串珠成链”战略,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吸引力。

刚刚入选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的环五桂山区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而五桂山街道,无疑是这条“绿色经济走廊”上的核心。其突破口,在于将散落的珍珠般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用创新的项目巧妙地串联起来。

今年国庆期间首次试运营便“爆火”的长坑郊野步道,就是最生动的实践。这条5.1公里的步道,穿林绕溪,引游客探寻深山瀑布,同时无缝衔接南桥和平村、岐澳古道及红色景点,将山水景观与客家文化、历史遗迹融为一体。短短5.5天吸引超2.2万人次游客打卡。

深圳游客李女士拿着手机记录沿途景色。“沿着步道走能看到水库风光,还能远眺五桂山景,太值了!”而这不仅仅是一条步道,更是一个强大的“链接器”,成功地将过往零散的客流转化为持续的消费流,带动周边餐饮客流量增27%、旅宿业增18%,今年国庆期间,五桂山街道全域接待游客约17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串珠成链”的更深层意义,在于为乡村建立起可持续的“造血”机制。以桂南村为例,通过串珠成链,整合项目资源,桂南村形成了“旗溪创谷”乡村振兴基地。这里就像一块磁石,吸引了一批来自全球的青年人才落户,形成独特的“新农人”集群。

五桂山的生态价值,正通过这种“山水活化、村庄兴旺、百姓致富”的多赢模式,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一次逆袭

小镇经济探索多元驱动发展

多项经济指标的全面开花,标志着五桂山走出了一条不再依赖单一产业的多元驱动发展新路。这条路的精髓在于,它深度融合了制造业根基、生态文旅底色与前瞻性的招商引资策略,共同构筑起小镇经济的强大韧性。

最近,环五桂山区域入选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图为五桂山桂南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最近,环五桂山区域入选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名单。图为五桂山桂南村。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今年9月底的五桂山街道招商大会现场,19 个项目集中签约的红绸落下,52 亿元意向投资敲定,作为项目开发商,台笙(上海)置业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姚奉泉则坦言:“我们看中五桂山的,是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位置,更是 87% 森林覆盖率的生态家底。” 47 亿元的大康养文旅项目成了焦点,规划图上,疗愈酒店、康复中心沿山而建,“要打造集养老、旅居、文化于一体的标杆,让华侨回来有地方康养。”

多元招商的背后,是对“生态+产业”路径的清晰认知。除了文旅康养,数字科技、智能制造项目同样亮眼。

数据显示,工业投资以42.2%的增速提供实体支撑,核心动力来自“工改”对产业格局的重塑。面对土地资源紧约束,五桂山持续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以立达金属制品公司“工改工”项目为例,改造前151亩土地容积率仅0.74,年税收约1200万元;拆旧建新后,新建31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吸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集聚,预计年产值跃升至10亿元,年税收达4500万元,实现“土地存量”向“发展增量”的蝶变。在立达、泓信、利信等重点“工改”项目带动下,五桂山的工业筋骨得以重塑,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产业腾出空间。

作为五桂山的“老企业主”,广东思锐光学董事长李杰也自发成为街道办的招商顾问。“我的企业扎根五桂山 18 年,这里‘无事不扰,有事必到’,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乐意将更多上下游企业引进来。”李杰说。

如今的五桂山,多元动能已显成效。思锐光学的光学设备远销海外,立达工改项目正迎来一批企业,长坑步道的游客还在增加,大康养项目正积极整备土地。“不是生态和发展二选一,是要让生态赋能发展。”袁展仪的话道出关键。6.9%的GDP增速里,有制造业的扎实、文旅业的活力、更有多元发展的后劲。


中山首家国家级丙级民宿落地五桂山

在湾区绿谷打造“诗和远方”

周末午后,阳光洒在五桂山桂南村的稻田上。来自深圳的李颖姗带着一家三口坐在“原野之上”民宿的草坪,眼前是竹林掩映,耳畔是稻田音乐会的悠扬旋律。“这里能让心静下来,找到了一种‘诗和远方’的惬意。”

五桂山桂南村“原野之上”民宿刚获评为国家级丙级旅游民宿。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五桂山桂南村“原野之上”民宿刚获评为国家级丙级旅游民宿。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片令都市人流连的“原野”,刚刚获评为国家级丙级旅游民宿,成为中山首家获此认证的民宿。它的主理人刘昆,正是被这份“诗意栖居”的理想所召唤。早在2020年,他与家人在旗溪村旅居半年后,毅然投入千万,耗时14个月将一片废弃农舍点石成金。“我们想打造一个能让都市人‘把日子过成诗’的地方,想在湾区绿谷,打造诗和远方。”

如今,集民宿、咖啡馆、露营于一体的“原野之上”,已成为大湾区追寻“慢生活”的热门打卡地。开业至今,它已接待游客15万人次,承办超百场文艺活动。“我们不止提供住宿,更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刘昆介绍,民宿开发的系列自然体验项目,正是为了让城市家庭深度感受乡村之美。

国家级丙级民宿认证远非终点。刘昆已着手改造亲子空间、增设自然课程,向更高级别认证迈进。而在五桂山街道看来,“原野之上”的成功正是其“生态+文旅”模式的生动缩影。依托优越生态本底,桂南村、南桥村民宿集群正加速形成,一个“大湾区近郊微度假目的地”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编辑 朱晓宇 钟桂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