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贺州携手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媒体+”赋能助推土特产走出大山。
11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粤桂协作·肇庆同心——媒体+肇贺‘土特产’产销对接活动”在广州市北京路举行。活动上,四位来自粤桂协作一线的代表,通过真挚朴实的讲述,分享了他们在东西部协作大潮中的亲身经历与感人故事,展现了两地携手共进、产业联动、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
粤桂协作实现双向成长
驻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组员陆锟雄:
一条江,连起两广情;一群人,书写协作篇。大家好,我是陆锟雄,来自肇庆四会,现在是驻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粤桂协作工作组的一名组员。
一年多前,我还在四会的乡镇工作,每天打交道的是佛山来帮扶我们的人。那时我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主动报名,从广东来到富川,从“被帮扶”的那一方,成为“去帮扶”的一方。
报名时,我爷爷跟我说起他年轻时支教的故事。他说,那时候条件苦,吃住都难,但他从不后悔。我妻子当时正怀着孩子,她也对我说:“你去吧,家里有我。”
就是这些话,让我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富川。
来到这里,我才真正理解了“协作”这两个字的分量——它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成长。我从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变成了政策的理解者、传递者;从一个被帮扶地区的干部,变成了推动协作的一员。
从广东到广西,从扶贫到协作,我见证了政策之变,更见证了人心之暖。今天我们不说大道理,只说小故事——关于我们四个人的“协作故事”。
从贸易到种植:一个农人的全链条梦
新农人梁永雄:
大家好,我是梁永雄。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转行做农业?我说,是性格使然,也是机缘巧合。2010年我开始做农产品贸易,2015年真正投入种植。从罗定的火龙果,到昭平的贝贝南瓜,我们一步步建起育苗基地、打造闭环产业链。
我们采用“订单农业”: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在昭平,我们建起40座大棚和育苗基地,周边农户缺种苗、缺技术、怕滞销,没关系!我们来提供种苗、输出技术,并兜底回收。这就像给农业生产上了“保险”,农户安心,市场也放心。
农业难,但协作让它变得简单。我们的门店网络,一年有超三千万的销售额,能把昭平、富川的优质瓜果送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千家万户。把根扎进土里,才能让梦想生长。
小鹧鸪·大产业:昭平的协作蜕变
将军峰江口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燕:
大家好,我是黄燕,昭平人,在将军峰集团工作已经六年了。从一名集团普通销售到成为将军峰江口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我用了6年时间。在粤桂协作工作组的帮助下,昭平鹧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用了5年时间。
我们集团在帮扶资金、技术支持下,从2021年开始发展鹧鸪养殖。我们不仅自己养,更重要的是,我们为想养殖的村集体和农户提供鹧鸪苗,教他们技术,最后保价回收,解决了大家最担心的销售问题。
普通村民在家务农,收入就像山里的天气,说变就变,很不稳定。粤桂协作带来的鹧鸪养殖产业,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很多人的生活。
我必须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这只小小的鹧鸪,如今一年至少出栏15万羽,它已飞出了大山,成了我们昭平着力打造的地标产品。它不只让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更让我们对家乡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从肇庆到富川:一颗芋头的跨省之旅
广西呈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刘晓明:
大家好,我是广西呈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晓明。我们公司最初在肇庆成立,今年初,整体迁到了广西富川。很多人问为什么?因为这里不仅有种植优质香芋的优良土壤,更有让我们心动的营商环境和协作机遇。
我们专注于香芋的深加工,是许多知名茶饮和烘焙品牌的供应商。在富川,我们每年能加工销售芋头、红薯、淮山等农产品约8000吨,解决了当地120多人的就业。这不仅仅是产能的迁移,更是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更让我们振奋的是,国家级的产业顾问组也来到了富川,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帮我们规划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未来,我们希望在这里扎根更深,开发更多元的产品,让“富川香芋”的品牌更响亮!
协作,是双向奔赴、共同繁荣
四位代表的故事,是千百个协作故事的缩影。2025年,肇庆共支持贺州市财政援助资金1.1248亿元;截至8月底,启动实施协作项目22个,涵盖了产业、就业、乡村建设方方面面。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增收的笑脸,是孩子们更好的就学条件,是乡亲们更便利的生活。
这条协作路,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汗水。各位代表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在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都在让我们共同的家园,充满更多可能。
协作之光,照亮未来;粤桂情深,携手前行!
撰文:唐瑞谦
摄影:吴秒衡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