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突围”,南沙发力人工智能再添金字招牌

作者 任燚;郑国豪 2025-05-26 17:51

5月26日下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指导,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的“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活动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国际专家代表400余人,通过战略签约、政策发布、智库共建等系列举措,全面激活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动能。大会期间,港科广、华为等一批标杆顶流携手加盟新成立的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在会上表示,联盟的成立正式吹响人工智能行业高地的集结号,30家行业标杆企业和组织携手加盟,标志着南沙人工智能生态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突围”,一个蒸蒸日上的创新联盟正式扎根大湾区。

近年来,南沙以产业为核心推动开发建设全面展开,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加快探索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2024年,南沙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百亿,核心企业数量超百家,8家企业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全区部署智能算力规模近1000P,动能强劲、潜力巨大。

“今天,联盟的诞生可谓恰逢其时、恰逢其势,意义重大。”刘炜表示,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联盟绝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深层次相互赋能,肩负着推动湾区发展、引领行业潮流的重任。

据介绍,联盟将瞄准三大任务、当好三个角色。

一是聚焦技术攻关,当好前沿突破的“攻坚队”。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耗能高、智能芯片国产化率低、具身智能落地难等技术难题亟待破解。联盟将以先进技术突破为引领,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在算法优化、模型训练、智能芯片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不断增强在大湾区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

二是聚焦产业集聚,当好全链贯通的“联合体”。联盟强不强,企业说了算。联盟将着眼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吸引芯片、算法、数据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入驻,加速独角兽企业孵化培育,建设有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集群。

三是聚焦生态构建,当好跨界融合的“枢纽站”。人工智能的大发展离不开研发、应用、服务等环节相辅相成,需要政府、企业、高校深度联动。联盟将打破“产学研用”的层层壁垒,既要广泛链接,又要内在协同,通过“政产学研金”资源的精准对接,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接下来,南沙将以最大诚意、最实举措支持联盟发展,携手探索人工智能发展的‘南沙模式’,打造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引擎’。”刘炜说。

突出平台共建,南沙将推动产业能级跨越式提升——

“硬核技术的竞争,是南沙躲不开、绕不过的一场硬仗。”刘炜表示,南沙将依托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在芯片、软件、系统装备等关键领域加速招引布局,为各类企业提供从孵化器到总部基地的全周期载体,加快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式发展。

此外,南沙还将搭建更多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大力支持联盟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智能计算、智能装备、数据服务等创新型产业赛道,培育人工智能垂类应用,争取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以及“从1到10”“从10到100”的产业化突破。“我们坚信,南沙日益完善的创新土壤,一定能让每颗创新种子生根发芽、顶天立地。”刘炜说。

突出开放共享,南沙将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能配置——

“长远来看,人工智能只有开源开放才能实现长久繁荣。”南沙将保持开放思维,发挥“面向世界”的优势,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构筑优质的算力基础设施,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支持广州数交所、全球数源中心开展数据流通交易服务,争取进一步扩大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充分解锁数据要素价值。

人工智能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作为全省唯一的“国际化人才特区”,南沙将积极创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发展环境,在职称评价互认、跨境执业便利、停居留政策等领域推出更多突破性改革举措,不唯头衔、唯才是举,吸引海内外一流人才,让企业引才有通道、用才有支撑,全力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突出场景共用,南沙将推动应用价值全方位拓展——

据介绍,南沙先进制造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拥有大湾区国先中心、场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数字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得天独厚。从全自动化码头到无人驾驶出租车,从智慧园区到数字政府,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层出不穷。特别是国家三部委出台的“放宽市场准入15条”,支持南沙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等11个领域先行先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开辟了新空间。

因此,南沙将突出应用导向,面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金融投资、商贸旅游等领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典型场景,以应用牵引技术突破、促进产品迭代,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推广应用和中试验证。“不管是初创团队小试牛刀,还是龙头企业战略布局,都能在南沙找到‘最佳试验场’,加速产品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实现前沿技术的价值跃迁。”刘炜表示。

突出生态共营,南沙将推动创新活力加速度释放——

“我们着力打造‘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的营商环境,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产业生态,构建‘政策+资金+场景’的立体支撑体系。”刘炜表示。

具体而言,南沙将加强前瞻性政策引导,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贴心服务,《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在会上正式发布,推出16条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提供最高500万元股权投资、最高300万元奖励或补贴,以真金白银分担企业创新成本。

同时,南沙也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多元资本生态,区级人工智能相关基金总规模已超160亿元,由粤财基金与南沙产投合作设立的人工智能基金也在会上完成签约,接下来将发挥国有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人工智能赛道,以“大胆出手”的投资魄力和“全程护航”的投后服务,为企业项目提供从孵化到壮大的资本动能,让人工智能企业冲得更快、飞得更高。

“今年,南沙迎来了自己的‘弱冠之年’,这座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正以蓬勃朝气奔赴人工智能发展的星辰大海。”刘炜表示,“南沙将始终以‘创业者’的姿态、‘合伙人’的诚意、‘可预期’的环境,与联盟企业同心并肩、向新而行。诚邀广大企业家深耕南沙热土,打响联盟金字招牌,带动更多产业资源、优质项目落地南沙,与我们共赴图南之志、共创美好未来。”

采写:南方+记者 任燚 郑国豪

摄影:沈重光(部分主办方供图)

编辑 李嘉益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