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启航,全域焕新!东源“百千万工程”步履铿锵丨奋进“百千万” 河源这三年①

作者 郭雨欢 2025-05-28 10:33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万绿湖面,直升机旋翼划破天际的轰鸣声,与远处智慧农场无人机的嗡鸣遥相呼应,共同奏响了东源县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近年来,东源县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在产业升级、城乡融合、改革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实现特色产业向新向强,城乡融合再上台阶,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品质跃升,改革动能充分释放,社会参与更加广泛。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让东源在2023年省实施“百千万工程” 考核中荣获进位类县市优秀等次,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5.2亿元、同比增长4.8%,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时代答卷。

开启低空经济元年

县域经济根基越来越厚

5月1日,万绿湖畔的直升机引擎轰鸣声划破长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首个“湖泊+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应用场景落地,让游客随时解锁“万山成一绿,万绿成一湖”壮阔景观,带动景区接待游客数量达18.7万人次、增长31%

今年初,东源县与15个低空经济知名产业签约,把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项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项目和骨干项目,开启东源县低空经济元年。

值得一提的是,东源与低空经济结缘已。在柳城镇下坝村万亩智慧无人农场已经装备了低空无人机,每到农时,无人驾驶水直播机、无人点射播种机、无人驾驶收割机“轮番登场”,耕、种、管、收全部实现无人操作,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9%。低空经济正逐渐成为推动东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东源产业基础良好,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极具潜力的产业集群,可为低空飞行器的零部件制造、精密加工等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当前,东源明确“以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为主导,以水饮料和食品产业为重点”的产业格局,规上总产值从2022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8.1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6.6%。其中,先进材料产业今年有望突破“百亿级”大关。

探索发展新业态方面,低空经济产业已然起步,数字经济产业则依托糖巢创客社区创客人才,打造东源县数字经济产业园,招引易成电子商务等10家企业入驻,预计年销售额达2亿元。

聚焦打好产业建设“大会战”,东源提出,全年招引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6个以上,推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5%以上,加力提速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围绕河源米粉、仙湖茶叶等发展“东源手信”经济。

全域美长久净

乡村振兴画卷越来越美

走进东源县半江镇,一栋栋外立面和屋顶改造后的民房焕然一新,新铺设的柏油路面平坦宽敞,道路两旁干净整洁,圩镇停车位有序划分,美丽庭院、“四小园”扮靓乡村,一幅“山水田园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人眼前一亮。

义合镇曲滩村风貌提升后。

义合镇曲滩村风貌提升后。

“屋顶改造后,整个房子美观大气,居住起来更安全、更舒适。”东源县半江镇横輋村村民古雪丽开心地说,没想到房屋改造后,比原来更好看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屋顶漏水和安全隐患问题。

灯塔镇圩镇风貌提升后。

灯塔镇圩镇风貌提升后。

这是东源大力开展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的具体成效。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东源坚持“典型示范、重点攻坚、全域提质”三管齐下,建成美丽宜居村224个、覆盖率突破85%,推动城乡风貌加快向“全域美、长久净”蝶变。

一方面,推动典型镇、村连线成片发展,如“东江莲韵”城郊农业示范基地串联仙塘、义合2个镇6个村,构建“太空莲—丝苗米—油菜花”三季轮作体系;粤北油茶种业创新与良种繁育示范基地联动顺天、灯塔2个镇5个村构建“种质保护—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条。

另一方面,以典型镇村、高速出口等为重点,创新开展“我在万绿湖有棵树”等活动,推动全县2.8万余名党员打造主题林103个、植树57.54万株,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5.1万亩、新造林抚育10.5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5万亩。

承接10余项改革试点

城乡融合步伐越走越快

文化长廊、星空舞台、林下休憩空间、儿童游乐场……4月,位于东源县“五馆一宫”西侧的东源星空营地正式完工并对外开放,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空间。此项目是东源县于年初动工并完成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之一。

位于东源县“五馆一宫”西侧的东源星空营地。

位于东源县“五馆一宫”西侧的东源星空营地。

作为我省首批试点县,东源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关键着力点。去年9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的方向路径。其中强调“突出强县健全动力机制,着力提升县域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深入推进强县扩权和扩权强县改革、镇街管理体制改革”。

东源的改革有创新。作为全省首批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东源开展政务服务“就近好办”改革试点工作,将31项服务事项委托和下放至7个试点镇受理、办理,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办”。2024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结业务46.3万宗,群众企业办事呈现“反向虹吸”现象。积极探索乡镇“抱团发展”,成立临时联合党委、制定联合发展方案,促进资源跨乡镇高效利用。

东源的改革有突破。全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21个乡镇、整治面积约6300公顷,2024年成功打造“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打响全省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建设“第一枪”,目前完成农用地整理1926公顷、生态保护修复470公顷

“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

“万亩方”耕地集中整治示范区。

东源的改革出亮点。县国投集团成功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实现全市县域“零”的突破金融机构局进一步优化布局,新增6个县域网点,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助力2500多户小微企业累计获得银行授信资金22.6亿元,实现金融资源直达基层、惠企利民。

今年是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关键一年,东源在做强县域经济、提升镇域活力、建设美丽乡村、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社会力量上重点发力,全力做实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

撰文:郭雨欢 张小建 傅泽彪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王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