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触,笑语盈盈,分享生命“高光时刻”,7月29日,东莞市黄江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积极心理,用科学点亮积极人生”心理健康讲座,一场打破陌生感的“破冰行动”点燃了东莞黄江居民的热情。
活动由黄江镇卫生健康局牵头,联合宣教文体旅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山暖流驿站及东莞市积极心理学协会共同打造,旨在通过积极心理学方法帮助黄江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突破被动应对困境的模式,主动构建阳光人生。
据了解,主讲人刘建设现任中港教育心理研究院院长及东莞市积极心理学协会社会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时担任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特聘专家。他将前沿理论与临床经验相融合,在活动现场构建起立体化的成长课堂。
活动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破冰行动点燃现场。参与者们在会场中自由走动,通过“拇指对点”“两脚相碰”与“互道你好”三个简单而温暖的步骤,迅速打破陌生感,初步体验人际联结的力量,为后续的深度探索奠定信任基础。
在刘建设的专业引领下,参与者开启一场自我探索之旅。各个小组里,成员们依次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并分享生命中的“高光时刻”,细致回溯当时的情绪感受。刘老师强调,这种看见自身感受与经历画面的能力,正是自我觉醒的关键标志,意味着个体成长的真正开始。
在创意实践环节,参与者将手掌轮廓拓于画纸,并在每个手指与掌心标注个人力量的源泉。家庭支持、知识积累、重要关系、内在信念等具象化为掌中印记,引导参与者清晰认知支撑生命的内在能量结构,让抽象的“自我力量”通过笔尖获得可视化呈现。
刘建设在讲座与采访中深入剖析自我认知对青少年成长的核心意义:“身体长大而自我未成熟,个体便难以稳健面对生活挑战。构建健康的自我,是青少年与家庭共同成长的基石。”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议题,他呼吁:“幸福人生需要积极的自我认同状态。我们需在人际互动中秉持肯定、支持、鼓励、信任与接纳的态度——对待自己,也对待他人。愿每个成长中的个体与家庭,都能拥抱积极健康的自我,共筑更美好的生命状态与家庭关系。”
本次活动以科学理论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为黄江镇居民铺设了一条向内探寻自我力量、向外构建积极关系的清晰路径。积极心理学的光芒,正照亮更多人的幸福前行之路。
撰文:姚萌茵 官小群 戴双城
图片:姚萌茵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