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工资到账了,如何查询纳税明细?

广州税务 2025-07-22 16:02

这个夏天,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已经或者即将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工资条上“个人所得税”几个字,标志着您正式成为个税的纳税人。个税是如何计算的?如何查询自己缴了多少税?小编梳理了相关知识,手把手教你搞定个税的计算与查询。

什么是工资、薪金所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需要我自己去缴吗?

完全不用!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简单来说,就是公司会帮你预扣预缴。您只需在新入职时做好这两件事

1.向单位提供手机号码、身份证号、银行卡、联系地址等基本信息;

2.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据实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扣缴义务人下载更新同步数据。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如何计算?

扣缴义务人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随着累计收入的增加,纳税人可能会适用不同的预扣率,导致每月应预扣预缴税额的变化。

这些关键点要注意

1.累计减除费用:

对于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每人每月有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可扣除从年初开始计算的累计减除费用。比如,一名大学生2025年7月份毕业后进入某公司工作,公司发放7月份工资,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35000元(7个月×5000元/月)。

2.累计专项扣除:

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3.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4.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如何查询看懂收入纳税明细?

1.查询路径: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入【首页】,点击【收入纳税明细】模块,进入【收入纳税明细】查询界面。选择纳税年度,所得类型默认已勾选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也可点击【其他类型】,补充勾选分类所得,随后点击【查询】

2.可查询信息:

(1)综合所得的收入和已申报税额;

(2)扣缴义务人基本信息(扣缴义务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申报日期及税款所属期;

(3)本期扣除详情(专项扣除及其他扣除);

(4)当期预缴税款计算明细。

3.必查风险点:

(1)是否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收入申报记录。

(2)是否有未入职公司申报记录。

若存在“被收入”“被任职”情况,点击右上方【批量申诉】按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目前在职”“从未在职”“曾经在职”三种类型。

①选择“目前在职”的纳税人,若该笔收入与实际金额不符的,请与扣缴单位核实,无需发起申诉流程。

②选择“从未在职”的纳税人,若确实从未在此单位任职,可在选择该单位的全部收入纳税明细后,发起批量申诉。

来源:中国税务报、重庆税务丨综合编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