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走访高速出入口、城乡主干道看现场;
深入产业园区、企业车间和乡村一线问需求;
……
为普宁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近日普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揭的全国、省、揭阳市人大代表,深入普宁市产业一线,开展“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调研活动。
代表调研现场。
代表调研现场。
代表们首先实地察看了甬莞高速广太出入口节点提升工程。据了解,该节点作为全市重点打造的门户形象,风貌整治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堆坡造型、多层次植被搭配,种植特色花木、加盖铝扣板,推进沿途厂房外立面改造,展现了普宁对外新形象,有效提升了城市“第一印象”。
在大坝镇白坑村,代表们见证了“百千万工程”在乡村一线的生动实践。该村低成本高质量完成123座潮汕传统民居共3.2万平方米的外立面修缮,通过真石漆喷涂工艺,既保留“四点金”“下山虎”等传统建筑风貌,又实现整体风貌提升。在风貌提升基础上,产业振兴同步推进,大力发展茭白种植、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物联网基地,光伏长廊等特色产业,改造村综合市场,探索农文旅融合,预计2025年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
大坝镇白坑村外立面改造。
大坝镇白坑村外立面改造。
云落镇国道G324线风貌提升工程则展示了交通动脉的“颜值革命”。
14公里路段通过三线整治、外立面改造、口袋公园建设实现美丽蝶变。目前,完成726栋房屋外立面提升,建设4个圩镇口袋公园,种植696株绿化树木,全线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明显,预计8月底完成总体工程建设。
国道G324云落示范段。
国道G324云落示范段。
在调研途中,代表们走进普宁产业园,只见万洋众创城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火热景象。
据了解,这个总投资8亿元的“园中园”项目,正按规划打造集制造研发、仓储物流、生活配套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目前一期14栋标准厂房已顺利封顶,累计签约企业13家,入驻面积达5.87万平方米,预计年底4家企业可实现投产。
“入园后上下游配套更便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入驻企业吉木兴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企业对“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效应的期待。毗邻的祥源药业有限公司项目现场同样一片繁忙。该项目占地76.21亩,总投资3.8亿元,目前一期主体建筑已拔地而起,各项施工正加速推进,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医药健康产业链条。
万洋众创城项目。
万洋众创城项目。
在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代表们重点调研了普宁市丰和纺织有限公司的转型升级成果。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老牌企业,2019年响应练江整治迁入园区,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引进27台高温溢流染色缸等先进设备,实现产能与环保双提升。2023年升规后,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6660万元,印证了“入园即升级”的发展路径。
纺织印染生产线。
纺织印染生产线。
据了解,普宁市纺织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统一治理、土地集约”原则建设,是普宁纺织产业绿色转型的核心载体。目前已吸引72家企业入驻,其中65家已投产,规上企业达39家。2022年,该园区以“现代纺织印染”定位入选广东省特色产业园,成为揭阳市首个省级工业特色产业园。
在广东创时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的生态智能印花一体化项目现场,代表们触摸到传统纺织业升级转型的脉动。该项目投资3亿元,引进数码椭圆一体印花生产线,采用植物可降解纤维等新型材料,打造绿色制造体系。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2万吨高端印花布,年产值达4.8亿元,税收1850万元,可创造300个就业岗位。目前,项目四栋主体建筑同步推进:一号楼完成消防设施安装,8月启动设备调试;二号楼外墙贴砖完工;三号楼完成三层砌体;四号楼实现七层封顶。
代表们注意到,技术创新正重塑普宁产业基因。2025年上半年,普宁市安排5000万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和上市融资。政策激励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4%,带动园区规上工业产值达18.69亿元,增速高达29.65%。
建言献策促发展。座谈会上,普宁市政府负责同志介绍,当前普宁正推进总里程291.1公里的风貌带整治、189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及“一主三副园区”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下一步将聚焦问题攻坚,力争超预期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同时,普宁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强化用地、用能、用工、资金等要素保障,提供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服务,上半年已新出让产业用地198.22亩、新增产业用地1312.29亩,发行2.53亿元专项债券支持“百千万工程”,为项目落地筑牢保障。
调研座谈会现场。
调研座谈会现场。
现场,代表们围绕发展实际积极建言献策——揭阳市人大代表王晓珊认为,从道路绿化升级到违建清拆,从设施完善到环境焕新,普宁风貌带提升整治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群众幸福感显著提升,她同时建议风貌带建设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抓紧抓实管护这“后半篇文章”。省人大代表陈淑龙则强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需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揭阳市人大代表陈娆娆指出,要精准定位园区发展方向,强化延链招商,通过产业链条整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随着调研的深入,代表们清晰看到普宁产业发展的三大动能:
传统产业升级——纺织印染通过技改入园、设备更新焕发新生;
新兴产业崛起——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加速集聚;
城乡融合发展——风貌提升与产业振兴同步推进。
普宁产业园内,万洋众创城的塔吊正将又一根钢梁吊装到位;创时尚智能的工人在新型印花生产线前调试参数……正如一位代表在调研笔记中所写:“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不是割裂的两种形态,而是以产业为纽带,在转型升级中交融共生,书写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普宁答卷。”
整理:唐楚生 张冰纯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