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肇庆高新区大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摇身一变,成了热闹的“非遗工坊”。
7月22日至2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之美 耆乐传承”主题活动在该中心举办,社区里的奶奶们牵着孙子孙女的手,在由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组成的“小老师”队伍的带领下,共同开启了一场非遗探索之旅。
宋锦珍珠扇的华美、竹编画的趣味、水墨拓印的韵味、剪纸的灵动……这些承载着时光智慧的非遗技艺,在“一老一小”的手中焕发出别样生机。
经验丰富的“老将”耐心讲述着过往记忆里对手工艺的理解,指尖带着岁月的沉稳;充满好奇的“小兵”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传统工艺注入新鲜活力,小手虽显生涩却热情满满。
祖孙搭档,配合默契,让宋锦珍珠扇流淌出跨越时光的优雅;竹编画描绘着童趣;水墨拓印晕染开两代人的和谐;剪纸作品更是剪出了浓浓的祖孙情。
穿梭于各组之间、悉心指导的,是一群特别的“老师”——来自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他们不仅带来了清晰的步骤讲解和手把手的技艺传授,更用青春的热情和耐心,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沟通“一老”与“一小”的温暖桥梁。
年轻学子的知识活力与祖孙组合的生活智慧在非遗课堂上碰撞交融,笑声与探讨声此起彼伏。经过四天的沉浸式学习与创作,一件件非遗手工作品惊艳亮相。
服务中心精心设置了作品展示角,宋锦扇面流光溢彩,竹编画栩栩如生,拓印意境悠远,剪纸玲珑剔透。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个关于陪伴、传承与社区温度的故事。
前来参观的居民们无不驻足赞叹,不仅为精美的成果鼓掌,更为活动中流淌的浓浓亲情和代际互助的温馨氛围所感动。
这场非遗体验活动以宋锦、竹编、水墨、剪纸为线,巧妙串联起社区中的“一老”与“一小”,让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孙协作的指尖得到生动传承。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学生志愿者的加入,更如新鲜血液,为传统技艺的传播注入了青春动能,描绘出一幅“老有所乐、幼有所学、文化有传承、社区有温度”的动人画卷。
来源:肇庆高新发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