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国资金融局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介绍了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工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及今年重点工作计划。
记者从会上获悉,大亚湾开发区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民生事业,去年民生支出达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今年上半年,全区财政收支稳定运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0.7亿元;民生支出25.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
今年重点聚力六个方面工作
“大账”有力度,“细账”有温度。过去一年,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会同各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全力组织财政收入,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7.4亿元。同时,发行专项债29亿元,推动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在支出方面,2024年民生支出达6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去年,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规模达365.41亿元,同比增长22%。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所属国有企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大亚湾科创集团全力推动粤科产业母基金(规模50亿元)等多个产业基金落户,形成总规模超6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梳理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推动政银企合作,为企业融资提供支持,推动政策性银行为西区街道塘横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38.46亿元贷款资金。在金融风险防范上,压实金融机构责任,开展检查和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金融稳定。
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书记、局长黎洁荣表示,今年将重点聚力六个方面工作:一是聚焦“钱从哪来”,促进财政收入扩量提质;二是聚焦“钱花哪儿去”,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优化支出结构,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致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三是聚焦“财怎么管”,推动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四是聚焦“项目为王”,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五是聚焦金融服务,一体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六是聚焦“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解决一批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上级转移支付”等政策工具,实现政策落实有“精度”、争取资金有“力度”、财政支出有“强度”。
大亚湾开发区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优先重点保障领域,不断增强财政要素投入。2024年大亚湾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3.84亿元,预算执行率100%;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支出4.18亿元;共安排29亿元债券资金支持“百千万工程”相关项目,已全部支出完毕。
大亚湾石化区。 大亚湾区供图
大亚湾石化区。 大亚湾区供图
毗邻深圳坪山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是惠州市重点布局的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之一。大亚湾开发区坚持保障重点,持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增强资金要素保障力。截至今年上半年,已通过本级财政、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城中村专项贷款、国企市场化融资等多渠道共筹集资金38.9亿元投入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塘横片区。
当前,大亚湾石化区以世界级高标准做好“六个一流”,即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规模、构建国际一流的产业结构、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配套、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基地、实行国际一流的管理服务、打造国际一流的安全环保,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去年,区级财政共计投入约4亿元助力石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速增效,今年区级财政计划安排约5.5亿元做强壮大支柱产业,支持强化石化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完善“以大带小”产业生态体系。
让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近年来,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将绩效理念嵌入预算管理流程,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持续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有力支持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立起预算申请的“硬门槛”,严格将绩效目标编制作为申请预算的前置条件,对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内容不实的,不予安排预算,有效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是拧紧财政资金的“水龙头”,以事前绩效评审为着力点,促进预算与绩效管理深度融合,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在预算编制阶段开展事前绩效评审,过滤掉不明确、不成熟、不合理、不经济、不急需的项目预算。近三年,全区对58宗重点项目开展事前预算绩效评审,核减率达32.5%。
今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二期项目全面启用。 大亚湾区 供图
今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惠亚医院二期项目全面启用。 大亚湾区 供图
三是打好资金配置的“铁算盘”,推动财政资金从“重分配”向“重效益”转型,从“投入导向”向“效果导向”发力,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对重点项目、重大政策开展绩效评价,综合考量财政资金使用的产出和效益。强化结果应用,建立评价反馈整改落实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改进管理有机衔接,深入分析政府机构管理效率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之间的关系,寻求“花小钱办大事”的管理路径。
四是聚焦部门支出的“定盘星”,积极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一个部门一套核心指标”,突出财政对部门核心职能、重点工作的保障,同时推动部门以绩效为导向,加强统筹和管理,更好地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
五是锻造绩效管理的“全链条”,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和约束机制嵌入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
大亚湾开发区财政国资金融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邓霖星表示,通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像经营家庭一样精打细算,像企业管理一样追求效益,既注重节约又追求实效,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投放、高效使用,让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实现聚力增效,从而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民生福祉。
南方+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惠湾新 姚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