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宴再不吃就下线了!

作者 蔡华锋;王俊涛;叶丹 2025-07-15 16:54
00:22

荔枝宴再不吃就下线了!

妃子笑,下线了!

糯米糍,基本下线了!

桂味,也基本下线了!

从5月底到7月初,最受广东人欢迎的三种荔枝,相继告别最佳赏味期。

但是!

7月中旬,仙进奉还处于最佳赏味期,错过这一次,真的要等明年了!

为什么仙进奉不是最受欢迎?因为它真的很贵!

被誉为“荔枝皇后”的仙进奉,晚熟,软滑多汁,味清甜,稍带蜜香,产量相对较少,500克就要20多元,价格是桂味的两倍多,桂味的价格是妃子笑的两倍多,你算算不同品种之间的差价……

当然,虽然价格有差异,但是不同品种的荔枝,有不同的风味,小编就比较喜欢吃甜中带酸的妃子笑……而想要在这个时候还能吃到不同品种的荔枝,并且通过味蕾体验岭南荔枝文化韵味,荔枝宴就不能错过了!

荔枝宴是一口尝尽岭南千年荔乡风情的最佳选择,今日南方+就带你走进增城荔枝街坊,一顿尝遍荔枝宴中的18道菜!

18道荔枝美味,道道都过“硬”

01荔乡仙境

杨贵妃爱荔枝,但由于路途遥远,荔枝味道有所缺失。传言宫中御厨曾精心设计一棵荔枝树造型的菜肴,只为博得贵妃一笑。这道菜令人仿似身在仙境中品荔枝,摆盘端庄大气,吊起来的“荔枝”,口感酥脆!给人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02小青龙金芙蓉荔枝球

何仙姑是增城小楼镇人,自幼修道,师从吕洞宾。传说她曾在白江湖一带修行,青龙的出现象征她与师傅的法缘。白江湖的山势航拍如“盘龙”,而峡谷中另有一条小青龙石景,形成了“双龙”奇观。这道菜以龙虾摆盘,鱼子酱搭配芙蓉蒸蛋以及加入芝士虾球双重美味,鲜味相互交融。

03黄芥末荔枝三文鱼

刘群兴(1887-1979)是广东增城石滩人,是著名的广彩大师。五彩斑斓的黄芥末荔枝三文鱼,犹如一幅色彩丰富的彩绘作品,食材富含蛋白质的三文鱼和增城特产荔枝结合,营养丰富,优雅臻呈。

04糖醋鱼荔枝虾球

北宋名臣古成之,增城客家才子,曾任校书郎、绵竹令。他为官清正,诗文传世,被誉为“岭南首第”。其治学精神与清廉品格,至今仍为增城的文化符号。糖醋鱼象征古成之“鱼跃龙门”的才情,酸甜酱汁暗喻其宦海沉浮不改初心;荔枝球以增城特产入馔,金黄酥脆外皮下裹鲜甜果肉,致敬他“赤子丹心”的品格。

05荔枝蟹柳春卷皮

借“挂绿”典故创造仙境般的荔枝蟹柳春卷皮佳肴,挂绿形象丝丝入扣。每逢荔枝季节必尝增城荔枝特色佳肴,荔枝蟹柳春卷皮——把鲜甜的增城荔枝、高蛋白低脂肪的蟹柳肉和香口春卷皮搭配,层叠交融,味蕾奇遇。

06荔枝水果沙律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如今的荔枝水果沙律通过搭配蔬菜,清爽可口,健脾开胃,解暑生津,有助于养颜消脂,是夏日饭桌上一道视味同享的美食。

07荔枝菌香薰和牛

在增城,鸡枞菌又被称为荔枝菌。相传明熹宗朱由校在偶然机会下尝到增城新鲜的鸡枞,从此念念不忘。后来人们将增城荔枝树上的鸡枞叫做荔枝菌。此佳肴加入香薰和牛,寓意蒸蒸日上,光芒万丈。

08荔枝薏米九年百合

廖金凤,增城长沙(今广东龙门县)人,南宋开庆元年进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宋亡后廖金凤隐居增城乡下,寄情山水,不元朝几次派使者来聘他参与朝政,廖金凤均以诗辞谢。荔枝、薏米、百合相结合,象征其品格如荔枝般珍贵,如薏米般坚韧,如百合般高洁,寓意忠义、刚毅与纯净。

09金丝荔枝球

胡庭兰到增城参事,新塘湛甘泉采摘新鲜荔枝,以荔枝做菜款待,忆起贵妃尝荔,此时又是一年品荔好时节。此道菜金丝蜂蜜口味,带点荔枝清香,口感饱满。

10荔乡春色

李肖龙,增城龟峰铺人(今荔城龟峰里),自幼奋发好学,为官清廉,百姓爱戴,官拜朝议大夫。到了元朝不做官,全心修著书编。此道菜还龙吐珠,一则赞扬肖龙为官清廉,二则歌颂肖龙不辞辛劳,将毕生所悟,编成卷卷书篇,福泽后人。荔枝与嫩嫩的鱼肉奇妙结合,淋上秘制酱汁,口感独一,生活也美汁汁!

11白水仙瀑

传说白水寨天池虽有圣水,但山下百姓却常常遭遇旱灾,未能因之受益,何素女想引水下山以造福黎民百姓,又恐怕天池圣水引发山泥倾泻为害人间,于是从山顶纵身而下,引领着天池之水造福百姓。用荔枝菌蒸出来的汁水,寓意白水仙瀑圣水,捞饭吃,白饭也变得鲜香起来。

12贵妃出浴

唐明皇每每见到有关荔枝的诗赋便会忆起杨贵妃,一日官臣送上一道增城荔枝佳肴,吃完后开怀大笑。此后每每品尝此菜肴,便会想起贵妃出浴的美景,故得此名。贵妃出浴这道菜深受顾客喜爱,是荔枝街坊的招牌菜式之一,选取增城荔枝和小楼冬瓜制作而成。

13迷你冬瓜盅

何仙姑是增城小楼镇本土传说人物,是道教八仙之一。小楼镇如今以黑皮冬瓜闻名,而何仙姑的传说为当地增添了文化底蕴,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产品的结合。这道菜象征自然馈赠,冬瓜作为“地灵”产物,体现增城风土特色。

14荔枝鹅肝冻象拔蚌

吴六奇是增城仙村人,早年流落广州街头行乞,后得明末名士伊查璜赏识,投军立功,成为清初名将。曾冒险救出恩人伊查璜,被广州人纪念,其故事与“将军塘”地名相关。因力大无穷,曾单手掀起数千斤铁钟,被伊查璜推荐从军。象拔蚌的外壳象征将军铠甲般坚硬,荔枝去核,内有乾坤。此道新作可谓“餐秀色,味肤腴”。

15荔枝菌霸王鸡

石文光,增城人,南宋振国大将军,元军攻陷临安,石文光一直护主到最后,率先跟随左丞相陈宜之开道占城(今越南),然后日夜兼程赶回护驾,途中无食物,只能抓些野鸡与荔枝菌一起炖食。石文光不甘投敌,带领士兵集结增城保护乡里。此典故引出了这道美食。

16荔枝木烧鹅

增城区新塘人湛若水一生致力于讲学授课,在五岭南北广设书院近四十所,培育了一大批英才,为岭南文化的发展作出莫大献。“慎以终始,完节全名”是朝廷给予他的高度评价。就像这道烧鹅的工序繁多,需悉心琢磨,使用原始朴实的荔枝木烧制工艺,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经荔枝木烤制的烧鹅,自带果味甘香,原汁原味,直接浇上烧鹅汁就非常惹味。

17桂花荔枝雪耳糖水

增城英烈郭继枚(1892—191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生于马来西亚,19岁毅然归国参加广州起义。新婚三日即别妻赴义,在激战中炸毙8名清军,最终壮烈牺牲,以青春热血点燃革命火种,被誉为“增城骄子”。糖水以增城荔枝喻烈士赤诚之心,雪耳象征其纯洁品格,桂花暗香如革命精神绵长。清润甘甜的口感,既致敬郭继枚短暂而灿烂的生命,亦寓含后人对其“甘甜不忘苦寒来”的缅怀。

18荔枝甘露

增城中新坑背村人崔与之,官拜丞相。传言他幼年身体欠佳,后来经常拿荔枝烹煮食用,渐渐地身体越来越来好。杨枝甘露吃得多了,那荔枝甘露你吃过了吗?手工去核,入口全是啖啖果肉,清新解渴,最适合炎炎夏日来一碗。

这18道菜中,荔枝菌被誉为“岭南菌王”,味道极之清鲜、爽口!但产量太少了,价格不亲民,真的不用打肿脸充胖子去吃,望菌止馋吧!

回到正题,荔枝宴吃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时令!

7月中旬不抓紧尾巴去品尝荔枝宴,

过段时间就该吃龙眼了……

各位,没听说有龙眼宴啊!只有桂圆!

采写:南方+记者 蔡华锋 叶丹

摄像:南方+记者 王俊涛

编辑 许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