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乳房是女性特有的器官,而男性的乳房或乳头只是用来分身体正反面的。
但其实,男性也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的情况,医学上称之为男性乳房发育症(Gynecomastia, GM)。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容易被忽视的男性健康问题,同时了解一下,现代医学是如何帮他们“一键”“恢复出厂设置”的。
高考少年的“胸部减负”
18岁的小张(化名)暑假过后即将步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可藏在心里的一件事却让他心情有些沮丧。原来,在进入高中后,他就发现自己的双侧乳房逐渐增大。起初没在意,但随着胸部隆起越来越明显,尤其衣服稍微紧身点就格外突出,甚至被同学调侃说“胸部像女生”。这让小张感到非常自卑,不愿社交,情绪低落。高考结束后,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小张来到我院乳腺整形与重建专科就诊。
接诊医生详细询问了小张的情况,了解到他没有长期用药史,也没有慢性病。但青春期体重增加了约10公斤,目前体重指数BMI为26.5,属于轻度超重。医生检查体格时,发现小张双侧乳房中度膨隆(II级),触摸时感觉以腺体增生为主,乳头乳晕是正常的。为了更全面了解情况,医生安排了两项检查——性激素检测显示睾酮水平正常,雌二醇(即雌激素)轻度升高;乳腺超声提示腺体增生伴少量脂肪堆积,排除肿瘤。
考虑到小张对外观改善的迫切需求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乳腺科团队为他量身定制了“吸脂+腺体切除术”方案:手术经乳晕边缘3mm隐蔽切口,吸除多余脂肪后切除增生腺体,保留乳头血供。
术后一个月复查,小张的胸部恢复了平坦自然的男性轮廓,疤痕几乎看不见(图1)。他兴奋地说:“终于正常了!”家长也反馈,小张变得开朗自信,乐于分享身边的趣事了。
我院乳腺整形与重建专科主治医师陈小清博士表示,不少男性患者觉得乳腺发育是“难言之隐”,从而延误了治疗。但其实,通过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排查病因 + 心理科评估支持),结合个体化的微创手术设计,不仅能有效解决外观问题,更能帮助患者重建自信。特别是对青春期的孩子,及时干预能有效避免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GM比你想象中更“大众”
男性乳房发育症(GM)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增生,导致乳房增大,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膨隆。它并非癌症,但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造成困扰。
关键数据:
➢成年男性患病率:32%~65%
➢青少年患病率:22%~69%,其中90%可在6个月至3年内自行消退
Why Me?
男同胞胸部“发育”的N种可能
男性乳房发育的病因复杂,主要与雌雄激素比例失衡有关,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理性:新生儿(受母体激素影响)、青春期(激素波动)、中老年期(睾酮水平下降)常见,多为暂时性。
2.病理性:如睾丸功能减退、甲亢、肿瘤、肝肾功能异常等。
3.药物性:某些药物(如激素、抗抑郁药、化疗药等)可能诱发。
4.特发性:约57%的成年患者病因不明。
高危人群画像:
➢Klinefelter综合征患者(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
➢肥胖人群(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
➢长期用药者(激素和雄激素拮抗药物、抗雄激素类药物、5α-还原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药物、部分心血管系统用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药、部分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分裂症药、抗抑郁症药、促胃动力药、抑酸药、阿维A酯、蜂胶、酒精等。)
如何科学“诊断”?
看看乳腺科的“排查工具箱”
佛山妇幼乳房整形与重建专科采用多维度评估,包括:
1.病史采集:药物使用史、睾丸及内分泌疾病史、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变化)。
2.体格检查:乳房触诊(区分腺体增生与脂肪堆积)、身高体重测量、甲状腺及腹部触诊。
3.实验室检测:性激素(睾酮、雌二醇)、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4.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鉴别腺体增生与肿瘤),必要时结合血液检查排除肿瘤标志物异常,性激素异常情况。
5.鉴别诊断:需与男性乳腺癌区分,乳腺癌的“肿块”多为单侧、质硬肿块、边界不清,可能伴腋窝淋巴结肿大。我们会严格排查!
治疗策略:
从“佛系观察”到“微创手术”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需求,乳房整形与重建专科团队为男性乳房发育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
⇩⇩⇩
01
观察与生活方式调整
生理性GM(如青春期、老年性)建议定期随访(每3-6个月),避免诱因(如停用可疑药物、控制体重)。
02
药物治疗
仅针对特定病因(如睾酮缺乏补充雄激素、甲亢治疗原发病),需严格遵医嘱(药物可能影响肝肾功能)。
03
手术治疗
适应证:Ⅱ~Ⅳ级GM(中度至重度膨隆)、长期不消退(>12个月)、心理负担重、影响社交或合并肿瘤风险者。
手术方式:
◆吸脂+腺体切除术:通过小切口吸除多余脂肪、切除增生腺体,恢复乳房平坦外观,疤痕隐蔽(长约3-5mm,位于乳晕边缘)。
◆腔镜辅助手术:针对腺体广泛分布者,通过腋窝隐蔽切口完成切除,减少皮肤牵拉。
04
乳房整形与重建专科技术优势:
◆注重功能与美观并重:保护乳头乳晕血供及感觉。
◆个性化设计:根据患者胸廓形态调整切除范围,配合脂肪抽吸,避免局部凹陷或不对称。
◆多学科协作:联合内分泌科排查病因、心理科评估干预,提供全程管理。
给男士们的建议
1.男士的乳房也需要定期检查。
2.勿盲目用药或尝试“偏方”,需经专业检查明确病因。
3.青少年患者若乳房增大持续>12个月或伴随疼痛/心理压力,建议尽早就医。
4.术后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穿弹力衣辅助塑形,定期复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
划重点
男性乳房发育症,真不是什么“不可言说的秘密”。它就是个可识别、可分析、可解决的常见生理(或病理)现象。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能早点告别“胸部尴尬”,重塑社交自信。
作者介绍
陈小清
乳腺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整形主治医师、美容主诊医师
技术专长:乳房美容整形(假体隆胸、自体脂肪隆胸、局部注射、垂乳上提、巨乳缩小、乳头乳晕整形、副乳及男性乳房发育微创手术等),乳腺癌早期筛查,乳腺良恶性肿瘤精准微创治疗及术后整复技术,胸部、腹部剖宫产术后及乳腺疾病术后瘢痕的综合治疗,妊娠期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痛症中西医综合治疗等。
来源:乳腺科 陈小清
审核:乳腺科副主任 朱婧
编辑:宣教科全媒体编辑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