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上的“旧伤”竟成怀孕“雷区”,妇科团队妙手“拆弹”

作者 郭雨欢 2025-07-07 16:56

有过剖宫产经历的女性子宫上或许正藏着一条瘢痕,它虽然愈合了,但却有可能成为二胎宝宝的“拦路虎”。剖宫产后的子宫瘢痕处,肌层变得薄弱且纤维化,如果受精卵不幸着床到了子宫上的“旧伤”上,就会成为怀孕“雷区”,即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近日,37岁的苏女士因三胎自然流产清宫后仍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妇科主任徐州栋及省医专家、主任马啸就诊,检查发现清宫术后HCG仍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呢?

检查中发现苏女士的子宫上存在一个高风险病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组织残留。追问得知,患者曾于2013年、2018年各接受过一次剖宫产术,并于今年5月5日因自然流产出血在外院行清宫术。随后的检查证实了这一隐患:三维彩超提示子宫下段切口区见约34×21mm的异常回声团,考虑妊娠组织残留伴浅肌层植入可能;盆腔MRI进一步显示瘢痕处存在约32×14×17mm的异常信号影,病灶与子宫前壁分界不清,且凸向浆膜层,符合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外生型)诊断。

这种情况如同子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病灶血供丰富且位置凶险,随时可能引发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徐州栋和马啸带领手术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讨论,为苏女士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及风险应对预案。

手术在腹腔镜下进行,考虑到术中极有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因此手术团队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见到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组织物,明显凸向膀胱,子宫壁被妊娠残留物撑得如纸样薄,随时有破裂风险。

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团队终于完整清除了妊娠残留组织物,成功拆除了子宫上的“定时炸弹”,同时进行子宫瘢痕重新修复手术,恢复了患者子宫的正常形态,保住子宫。

苏女士在术后第1天就能正常下床活动,术后4天顺利康复出院。

科普时间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1种异位妊娠。治疗原则:早诊断,早终止,早清除。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期待治疗及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其中手术治疗还包括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经阴手术、经腹手术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或高强度聚焦超声预处理后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瘢痕妊娠:

1.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然分娩。

2.早孕检查:剖宫产后再次怀孕,务必在孕早期(6至7周)做超声检查,明确孕囊位置。

3.科学避孕:对于有再生育计划,行瘢痕缺陷修补者建议严格避孕1年以上再妊娠,若未行瘢痕缺陷修补者需避孕半年后再次妊娠。

专家简介

马啸

省医派驻专家、妇产科副主任南方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博士

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10余年,近年来专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微创与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擅长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及综合治疗;擅长妇科良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尤其擅长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变及妇科急腹症的微创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对妇科常见病包括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生殖系统炎症、月经失调、早孕保胎等规范化诊疗亦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徐州栋

妇产科主任兼妇科主任、妇科主任医师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熟练掌握妇科良恶性疾病诊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脱垂、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宫颈疾病、子宫内膜病变、肿瘤化学治疗及综合治疗等疾病),致力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及阴式手术。2021年度岭南名医,获河源市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主持完成市级项目两项,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三全天

江碧艳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1989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曾多次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进修学习,临床经验丰富,熟悉妇科各种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妇科各种手术操作,包括妇科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及阴式手术等。

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

张苑平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病变等良性肿瘤,擅长开腹以及腹腔镜下,施行附件切除,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剔除,全子宫切除,根治性全子宫切除等。

门诊时间:每周一、四全天

陈海东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2009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十多年,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对妇科腹腔镜、宫腔镜等微创手术操作娴熟,尤其对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症、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妇科恶性肿瘤等手术治疗经验丰富。擅长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妇产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撰文:郭雨欢 裴雨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