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司法局:“三向发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何丽苑 2025-07-04 16:08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以来,珠海市司法局立足职能,聚焦企业所需、所急、所盼,通过“制度供给、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三向发力,精准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着眼企业所需

有力加强涉企制度供给

今年以来,珠海市司法局推动《珠海经济特区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珠海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完成《珠海经济特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条例(草案)》的起草和立法审查,着力构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管用有效的工作体制机制,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该局持续健全立法机制,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工作要求,增设三个民营企业立法基层联系点,定期就企业发展困难、立法需求、执法监督、处罚情况等方面听取企业、行业协会意见。

今年,该局着力构建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查、监督管理全链条工作机制,严格审查涉企规范性文件24件,对40件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与上位法不一致、明显滞后不适合继续适用的规范性文件实施专项清理。严格落实涉企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对以政府名义签署涉企合作协议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进行重点审查,切实从源头预防违约失信问题。

珠海日月贝。资料图

珠海日月贝。资料图

立足企业所急

有效强化执法联动监督

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方面,珠海市司法局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联合市纪委监委走访企业9家,调取信访部门、“12345”政务服务热线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信息850余件,梳理近两年涉企执法案卷目录,重点摸排重复检查、选择性执法、乱罚款等问题。

该局选聘企业家代表为法治建设特邀监督员,听取企业家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开展《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珠海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路径》课题调研,同时落实行政机关自我纠正机制,发出首份自行纠正提示函,督促行政机关强化核查责任、妥善解决企业诉求、建立类案预防机制,推动行政争议化解从“被动纠错”向“主动预防”转型。

加大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及调解和解力度方面,该局上半年全市涉企案件调解和解率18%,印发《珠海市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决避免“小过重罚”、违规罚没等问题。

心系企业所盼

有序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珠海市司法局持续升级涉企公证服务,制定23项企业“全生命周期”公证法律服务清单、14项涉企便民举措,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升涉企公证服务效能,积极与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商事调解纠纷、跨境商事登记、企业信用激励等领域开展公证合作,全市办理涉企知识产权保护公证90余件。

同时,该局持续深化涉企法治宣传,组建“珠海市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律师团”,联合市工商联推动“助企法律服务工作站”提档升级,对全市外贸企业开展风险防范政策宣讲、合规诊断,为企业贸易投资合规经营提供专业指导。组织“法先锋”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服务19场,在各区开展“‘典’亮企业·法护营商”送法进民营企业活动,擦亮“精准普法+文化赋能”助企法治文化品牌。

助力企业扬帆出海,珠海市司法局联合市商务局、市外事局、市工商联、市贸促会开展“珠企扬帆·法护远航”专项系列活动,系统化构建全链条助企出海法治服务机制。健全完善珠海市涉外律师人才库和涉外律师事务所库。围绕“五外联动”,搭建律师、商协会与企业交流平台,全力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南方+记者 何丽苑

编辑 刘梓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