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潮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基孔肯雅热疫情基因测序结果,结果显示,所有序列均属于东/中/南非型(ECSA)基因型的中非分支,覆盖度均大于98%。经与全省本土及输入病例序列数据库比对,该型别为我省当前流行的主要基因分型,目前未发现其他基因分型病毒。
基因测序结果与布雷图指数综合分析表明,疫情聚集区域存在蚊虫孳生风险较高的情况,蚊媒密度较大,疾病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疾控人员调查阳性孳生地情况。受访者供图
疾控人员调查阳性孳生地情况。受访者供图
自潮州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以来,潮州市疾控中心(潮州市卫监所)抽调专业人员深入防疫一线开展流调溯源、监测预警、风险排查、灭蚊消杀、宣传培训和督导检查。同时调配实验室检测力量,加强基孔肯雅热核酸检测和基因组测序,并强化流行病学调查、标本检测、蚊媒监测与快速杀灭等实操技能。
潮州市疾控中心人员为基层单位培训检测技术。受访者供图
潮州市疾控中心人员为基层单位培训检测技术。受访者供图
为确保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潮州市疾控中心密切追踪全球及国内疫情动态,加强信息分析与通报,并持续开展媒介伊蚊密度监测,系统性评估孳生环境风险,截至目前共编制疫情动态分析与风险评估报告10份,提出精准防控建议。
疾控中心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应急检测筛查。受访者供图
疾控中心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病毒核酸应急检测筛查。受访者供图
疫情的高效处置,离不开防控链条各环节的协同作战。潮州市疾控中心联动“疾病预防+卫生监督”力量、联动“无人机+网格员”技术、联动区域间信息与资源,强化防控链条合力。近期,该中心共开展联合行动21次,检查医疗机构及重点场所46家,共发放告知书51份、卫生监督意见书12份,作出行政处罚2宗。
潮州市疾控中心联合区县卫健局执法人员开展疫点疫情防控督查。受访者供图
潮州市疾控中心联合区县卫健局执法人员开展疫点疫情防控督查。受访者供图
在老城区,针对住宅区天台“难到达、隐患多”的防疫困境,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借助无人机高空视角与灵活机动性,快速且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快速定位问题区域,信息及时传回地面网格员,以智能精准治理代替人工排查。
专业消杀车开赴学校协助蚊虫消杀。受访者供图
专业消杀车开赴学校协助蚊虫消杀。受访者供图
该中心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社区、单位、工地,指导基层队伍及第三方有害生物防治公司科学开展蚊媒孳生地清理与成蚊杀灭工作;重点对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公园绿地、地下车库、建筑工地、废旧厂房等高风险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与整治;并对关键区域消杀效果进行及时评估,确保蚊媒密度快速降至安全水平以下,从根本上切断传播途径。
🌟防“两热”小贴士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剧痛、皮疹等,虽致死率较低,但可引起较长时期的活动障碍和不适,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
✅清除积水
及时清理家中及周边环境的瓶罐、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等积水容器,杜绝蚊虫繁殖条件。
✅清理垃圾
保持社区、楼道和公共场所环境整洁,减少蚊虫隐藏地。
✅消杀成蚊
适时使用正规蚊香、气雾剂等杀蚊产品,对蚊虫较多区域进行科学消杀。
✅做好个人防护
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裤,使用驱蚊液,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如清晨和黄昏)在树荫、草丛等处逗留。
潮州市疾控中心提醒,请广大市民共同努力,从自身和周边环境做起,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筑牢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两热”防控屏障,守护健康家园。
南方+记者 许钰敏
通讯员 郑纯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