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500多名职业学院毕业生成为数据标注员,对着电脑给汽车应用场景“贴标签”;在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不少与希音合作的制衣厂提供妈妈岗,让“宝妈”们靠一技之长实现4000元以上月收入……
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高新技术到烟火日常,过去一年,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重点要求,持续落实“肇庆市稳就业20条”,制定实施“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以就业之稳助力经济之稳、社会之稳、民心之稳。
2024年1月-12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0.5%;发放就业创业补贴1.1亿元、惠及4.2万人次;全市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49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358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2024年12月21日,“肇就业·校招聘”2025届毕业生肇庆医学院校园招聘(双选)活动顺利举行。肇庆医学院供图
2024年12月21日,“肇就业·校招聘”2025届毕业生肇庆医学院校园招聘(双选)活动顺利举行。肇庆医学院供图
打好政策+平台“组合拳”
近年来,就业优先战略贯穿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就业领域的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相关政策不断细化,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肇庆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先后出台“肇庆市稳就业20条”“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就业领域实施方案等,建设各类各层级就业平台,为就业市场注入强大动力。
就业稳大局稳。在政策推动下,肇庆就业“结构图”得到优化,第三产业人员占比大幅上升,成为容纳就业的重要承载体;高校毕业生“有去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企业招聘岗位3.7万个、政策性岗位4169个、入企挖潜拓岗2856个、募集就业见习岗位3646个;创新“新引擎”持续发力,成功举办肇庆市第一届“肇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圆满完成“创业之星”表彰评选,1个项目晋级国赛并获“创翼之星”奖项,2024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7亿元,同比增长68%,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建平台拓渠道。2024年肇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新园区提质增速,借助政府推动、高校支持、市场化运作“三轮驱动”优势,打造肇庆专业化人力资源平台,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渠道。截至去年底,园区已吸引超40家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驻,协助企业招工超3万人次,促成20多家企业跨区域实现校企合作。
此外,肇庆还积极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实现全市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县域全覆盖,这些平台将破除“数据孤岛”,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2024年肇庆新增了3家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实现累计建有博士博士后工作站95家,将成为吸纳高端人才蓄水池。
培育更多优质能工巧匠
产教融合是培育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熟模式。
近年来,肇庆以市技师学院为“育才航母”,以全市“主导+特色”产业优质企业为“实践良田”,积极推动政校企合作,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去年,肇庆高新区、市技师学院与17家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签订了政校企合作协议,深度探索订单班合作。
在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数据标注员的工位密密麻麻,他们有的在识别雨天雷达数据,有的框选图片中的障碍物,有的标注路网数据……卢颖琪是2024年的毕业生,也是当中一名数据标注员,她说道:“标注目的是训练机器去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指令。”
肇庆小鹏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刘淑文介绍,数据标注是新车发布到正式上市的最后一环,一般留给这个环节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政校企合作的订单班不仅为这一岗位输送了大量技能人才,撑起这一环节短时高效运转,还为其他城市基地输送了优秀助教。
近年来,肇庆正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两新一电”产业发展新格局。作为肇庆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风华高科积极与肇庆周边院校开展深度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岗位+培养”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10月底,与市技师学院携手拓宽合作范围,在机电工程系、智能制造系又新成立4个“风华订单班”,180名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学生代表潘玉华表示:“风华高科和学院提供了重要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在踏足社会前了解社会所需、企业所求,在技能成才这条赛道上赢得机遇。”
围绕“主导+特色”产业,肇庆探索制定了《肇庆市技工教育“订单班”工作指引(试行)》,推动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宁德时代班”“小鹏汽车数据标注订单班”“风华高科班”等深受企业好评,市属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市技师学院在本地企业就业率由2018年的31.62%提升至2024年的63%。
探索喜闻乐见的就业服务
如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让找工作少一些压力、多一些帮助?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注求职痛点难点,从“小处”着手,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招聘模式等方式,探索喜闻乐见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
2025年肇庆“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大型招聘会现场,不少求职者正在浏览招聘信息。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2025年肇庆“南粤春暖”稳就业促发展大型招聘会现场,不少求职者正在浏览招聘信息。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创新招聘模式,打造“肇就业·夜招聘”品牌。自2023年10月起,肇庆市充分利用企业和群众晚间闲暇时间,借助紫荆西堤文创街“夜经济”优势,每周六常态化开展“主导+特色”产业招聘会,解决想换工作没时间、离家太远放弃面议薪资机会等痛点难点,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对接平台。2024年,“肇就业·夜招聘”在全省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中获三等奖。
肇庆市家友智慧生活服务有限公司设有专为“宝妈”定制的“妈妈岗”,公司为新入职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帮助员工和客户度过磨合期。该公司运营负责人表示:“家政类岗位人员流动性强,夜招聘模式给我们这样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茶余饭后,大家逛到我们的摊位前,也愿意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岗位需求、待遇情况。”
数字赋能拓宽渠道,线上线下共同发力。肇庆市落实开展“南粤春暖”行动,借助“粤就业”小程序,举办稳就业促发展大型招聘会,进一步拓展就业服务渠道。通过线上平台,求职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招聘信息、及时投递简历,企业也能更高效地筛选候选人。截至2024年末,肇庆全市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06场次,帮助全市重点企业招聘2.76万人。
多措并举,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精准服务。结合春节返乡返岗计划,肇庆市推出东西部劳务对接特别就业服务,“点对点”免费接送员工回乡过年、返肇就业;结合营商环境,组织就业服务专员入企宣传,将政策服务送到企业手中、劳动者身边。聚焦就业困难群体,肇庆市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通过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措施,助其“早就业,就好业”。
撰文:王焌鑫 刘宇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