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全镇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建设221个,投入金额1.51亿元,参与志愿服务4.68万人次……作为南海区唯一入选全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的镇,里水镇创新机制和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将群众、企业、组织等紧密团结在一起,在产业发展、绿美建设、公益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屡作贡献,共同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为里水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镇域样本、广佛经济社会融通先行镇贡献积极力量。
里水企业累计投入7285万元打造19个“名企百园”,图为金沙公园。企业供图
里水企业累计投入7285万元打造19个“名企百园”,图为金沙公园。企业供图
创新政企联动机制
善用企业力量赋能镇域发展
里水,这座工业总产值连续七年超千亿的工业重镇,拥有超过10万户经营主体和8000多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更是推进“百千万工程”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企业优势,里水镇积极搭建政企联动平台,探索出一条政企携手共进的新路径。
2024年6月,里水总商会率先垂范,发布了“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集合总商会科创、金融、品牌、人才等各方资源,以“政府搭台,企业家领题”的创新模式进行攻坚突破,共举办主题活动20场,服务企业超500家次,为佛山镇街商会改革树立标杆。同时,里水还注重党建引领下的村企共建,推动金溪社区、逢涌社区等村(社区)与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结对,共同探索企业和村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里水总商会发布“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
里水总商会发布“里水商聚力”十大会长工程。
企业家的身影在里水乡村振兴中无处不在。他们慷慨解囊,在支持绿美南海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珠江电线线缆有限公司、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及高耀庭、谢丰、孙公益等个人累计捐赠超过496.1万元用于各项公益事业。此外,2022年起,企业还自发筹集资金建设开放公园,累计投入7285万元打造了19个“名企百园”,里水建筑企业还筹集帮扶资金约65万元对23间农房进行风貌提升。这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政企联动的推动下,里水镇的长者助餐服务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链接企业资源,全镇共开设了12家社会化运作的长者助餐点,包括4家长者饭堂和8家长者幸福餐桌。这些助餐点不仅为长者提供了便捷的就餐服务,还依托长者饭堂开展了送餐服务,形成了“长者饭堂+助餐点+送餐”的多元助餐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长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里水镇大步社区为例,2019年大步社区新乡杰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引导企业家、企业员工、社区热心人士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民生建设,其中大步社区长者食堂成立3年多来累计为近百名老人送餐超过12000份。
大步企业家们还筹集乡村振兴慈善资金68万元用于建设大步袜子文化公园,累计捐助81万元改造提升“四小园”和公共设施。此外,佛山张氏织造有限公司无偿兴建了南海区袜子文化展览馆。在该公司一楼还有袜子公益超市、大步袜子产业组织生活馆,展现了大步企业家支持参与“百千万工程”的过程和成果。
创新资源整合机制
凝聚专业力量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推进“百千万工程”,人才是关键。2024年7月启动的里水“百千万工程”领题攻坚九大行动中的“青雁聚里行动”,就是希望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精准识别、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在外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复员军人等本土人才返乡创新创业或担任村干部,打造既熟悉本土环境又具备带动能力的本土人才队伍。
同年9月,里水又制定《里水镇经济能人培育行动方案》,建立三大经济能人储备库,挖掘一批懂经济、会经营、懂农村的经济能人,聚焦服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可持续增长。
如今,“青雁聚里”行动成效初显,越来年轻人、大学生来里水创业就业,也吸引了众多里水籍企业家回乡发展产业。比如新联智昊设施蓝莓种植项目占地123亩,已投资超3000万元,为家乡提供就业岗位100个。
在医疗健康和教育方面,里水镇同样不遗余力。通过深化医疗进村服务、分批聘任健康副村长等措施,里水镇构建了高效、顺畅、可靠的医疗服务体系。同时,通过梳理整合学校资源清单、促进教育资源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的有效衔接等措施,不断满足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需求。
为了提升里水城市风貌、改善人居环境,里水镇还组建了23个乡村美划师公益团队。这些团队以艺术美学赋能乡村振兴,搭建乡村共治平台,开展了特色墙绘幅,以点带面实现乡村风貌提升,让里水镇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创新全民动员机制
凝心聚力画好共建共治同心圆
里水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2024年,里水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办实事、办大事,成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全民治水方面,里水积极动员各村(社区)、企业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群策群力、政企民齐参与的治水局面,促成大步社区、中恒海晖花园等20多个村(社区)和8个工业园区自筹570多万元投入治水工作,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21.75%。
全民聚力,也体现在资源盘活中。2024年12月,里水推出了创新创业合伙人计划以及包括租金优惠、创业帮带、电商助力在内的创新创业合伙人十条措施,梳理盘活镇属公司、村(社区)、社会企业或个人手中的沉睡低效资源,聚焦科技创新、研学教育等领域向社会面征集运营方案,项目通过审核即招募为合伙人。目前已发布首批100个创新创业空间,面积共44199.66平方米。
里水赤山村。
里水赤山村。
全民聚力,也体现在绿美乡村建设中。组建34支乡村绿化党员先锋队,通过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迅速开展一系列植树活动,发动义务植树31000人次,建立乡村绿化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募集社会资金共计71.5万元,已植树约6.3万株,打造“先锋林”“企业林”“巾帼林”“青年林”等主题林超60个,建设“名企公园”28个。
在美丽庭院建设中,里水发动妇联执委、社会组织、巾帼志愿者、妇女群众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开展创建活动126场次、议事会43场次,组建40支“美丽庭院”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者超过5000人次,累计建成1600多个“美丽庭院(阳台)”,4户“广东省美丽庭院”,涌现了“美丽庭院+家风”“美丽庭院+议事”“美丽庭院+共融”等典型案例。这一系列措施,不但显著提升了乡村的生态环境,还使“自己家园自己建”的理念深入民心,推动基层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帮扶协作中,里水镇同样积极行动。近两年来,通过镇各部门积极联动社会资源,筹得东西部协作款超540万元,为被帮扶地区完善基础设施,解决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消费帮扶,采购被帮扶地区农特产品共计310.8万元,协助被帮扶地区打响农特产品品牌,打开销路,真正实现了助农村增收、助农民致富的目标。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出品:南海区委改革办 南方+南海频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