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江市第三中学,楼宇林立,白墙黛瓦间,尽显岭南书院古朴典雅的风格,琅琅书声不绝于耳,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
阳江三中始终秉承着“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向上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朴实办学理念,以“永不放弃、敢于超越”作为校训。近五年,全体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奋斗的征程上踔厉奋发,不仅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平稳过渡,更推动学校向着高质量方向蓬勃迈进,书写着属于阳江三中的崭新篇章。
办学成果收获丰 高考成绩连年突破
在深入调研和分析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阳江三中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勇于改革,坚持实施“300英才计划”,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帆船项目、风筝文化、创客四大特色教育品牌,以“1+4”战略推动学校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已经探索出一条“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教学相长、注重特色”的办学路子,办学成果丰硕,高考成绩节节攀升,本科上线人数连年突破。
2019年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一百大关,2022年突破二百大关,2023年本科上线人数223人。在2024年高考中,学校本科上线人数突破三百大关,达398人,比上一年增加175人,增幅高达78%,成为2024年高考全市本科上线人数增加最多的学校。2023年,学校首次纳入全市第一批次学校招生,新生录取位次及分数线连续9年上升。
强师工程见成效 软硬件建设齐发力
近年来,阳江三中十分重视人才建设,教师队伍实现跨越式发展:广东省新一轮岳趁引名教师工作室启动,程志福老师荣获百名南粤党员教育优秀讲师称号,其与林倚姗老师一同入选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项目。李华青等6位教师获得阳江市高中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比赛一等奖。
阳江三中还开展了校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5-2027)的遴选工作,成立了1个校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个校级名教师工作室,12对“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教师完成了结业汇报,举办“教师大讲坛”专项活动。
2024年12月,学校举办了主题为“生本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开放日活动,获得了参加活动的700多名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赞誉。
近五年来,全校共有25个课题申报获省级立项,26个课题获市级立项,多项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成效明显。教师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例比赛等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共689人次,其中国家级48人次,省级416人次,论文发表184篇。
此外,阳江三中的硬件条件也在不断升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2020年8月阳江三中整体搬迁至城南新校区,新校区按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准配置建设,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校园独具岭南书院风格,白墙黛瓦,庄重古雅,育人氛围浓厚,每个角落都是一道风景线,每一个视野都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办学特色结硕果 彰显风采育英才
阳江三中十分重视特色教育,文化内涵发展特色鲜明。学校建立文化风筝馆,以阳江风筝非遗传承文化教育基地及风筝研学基地为抓手,开展风筝制作和放飞特色教学,推动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2024年,阳江三中首次招收了10名风筝特长生,成为全国首个招收风筝项目特长生的高中学校。2024年4月,阳江三中风筝队在第20届世界风筝锦标赛中,作为唯一一支中学参赛队伍,荣获空中效果类风筝二等奖。
同时,依托本地海洋资源,学校开展帆船项目特色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帆船训练和比赛,打造了体育特色帆船项目品牌。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帆船项目比赛中,阳江三中帆船队代表广东队出战,勇夺1金3银1铜;2022年,帆船队代表阳江市参加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取得3金1银2铜的优异成绩。2023年,在水翼帆板世界杯锦标赛上斩获1金1银,在中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中再获2枚金牌。
阳江三中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成功创建“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被评为“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
此外,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机器人科创特色教育。2023年,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认定授牌阳江三中“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这是全市唯一获得授牌的学校。学校创客团队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一等奖。2023年10月第七届广东省创意机器人大赛中,学校获得高中组总分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作品被广东科学中心留用、收藏、展出。2024年10月,阳江三中学生李俊霖参加阳江市首届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获得“无人机驾驶员”项目一等奖,代表阳江市参加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
未来,阳江三中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校园美、教师强、学生优、质量高”的阳江名校,为阳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雷怡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