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百千万工程”,珠海青年当何为?

作者 冉小平 2024-12-31 14:40

“让每一位村民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希望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让珠海的乡村变得更加美好。”在“繁星计划”金湾区村(社区)团组织大学生兼职副书记公开选拔中,珠海科技学院学生刘家翰这样说。入选后,他走进长者家中,解决实际困难,履行承诺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青联委员代表开展“青联希望小屋”公益服务暨青联组织服务千村活动。

青联委员代表开展“青联希望小屋”公益服务暨青联组织服务千村活动。

今年以来,团珠海市委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及团省委部署,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以头号力度实施“青春建功百千万工程”行动,引领青年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一批像刘家翰这样的年轻人涌现,他们扎根广袤大地,敢为人先勇于奉献,在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中得到成长,许多人因此留在了珠海。

打造品牌项目:

点亮繁星 逐梦深蓝 搭建心桥

“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服务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在服务“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团珠海市委聚焦乡村振兴,一方面动员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另一方面推动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青年的交流合作。

实践中,团珠海市委意识到,要将活动做成品牌,才能够增加影响力和对于青年的吸引力。目前,团珠海市委正在聚合社会力量,打造“繁星计划”“耕海计划”“心桥计划”等系列青春建功品牌项目。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们在斗门区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拍摄工作。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学生们在斗门区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拍摄工作。

乡村振兴,重在基层,“繁星计划”实现了青年与基层的“双向奔赴”。“繁星计划”中,24个乡镇(街道)、79个村(社区)与10所在珠高校、各学院签署结对共建协议,共招募476名大学生到镇村、街道社区实践锻炼。“百千万工程”青年大学生突击队是校地合作另一个重点项目,全市累计发布结对需求309个,结对250个。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斗门区乾务镇夏村“心”文明突击队深度融合无人机航拍与VR虚拟现实科技,利用3D建模与渲染技术为夏村打造VR云旅游地图,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高质量发展,需要打好特色牌。团珠海市委聚焦珠海市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适时推出“耕海计划”,成立珠海市青年发展海洋产业促进会,带动海洋产业青年“耕海牧渔”。促进会举办海洋牧场、智慧海洋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超20场。

珠澳青年携手打造万山区桂山岛“乐屿•山谷营地”。

珠澳青年携手打造万山区桂山岛“乐屿•山谷营地”。

位于珠海桂山岛的乐屿·山谷营地现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绿美海岛的一抹亮色,其背后也有珠海市青年发展海洋产业促进会的助力。该项目几位创始人正是在协会“牵线搭桥”下,“一拍即合”落地项目。

珠海毗邻港澳,一大批港澳青年在珠发展。团市委推出的“心桥计划”,引领珠港澳三地青年投身“百千万工程”。“桥”即港珠澳大桥,“心”则为三地青年交流交往交融交心。团珠海市委、市青联联动港澳青年社团、高校,举办“港澳青年看祖国”悦知珠海行、珠港澳青年人才研习交流营等一系列项目,服务港澳青少年逾千人次,有效促进港澳青年参与“百千万工程”、珠港澳青年协同发展。

今年获评“珠海好青年”(乡村振兴类别)的澳门青年林霖是珠海市斗门区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表示:“作为澳门青年,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拥抱湾区的热情,得益于‘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在珠海创业,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这里不仅是我生活的地方,更是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做好青年服务:

引领青年 护航青年 留下青年

陆冠林是“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也是珠海市规模化养殖黄立鱼的“领头雁”。

2022年,陆冠林所在的金湾区红旗镇大林社区因为黄立鱼养殖,被认定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当时黄立鱼多销往外地,却很少在本地居民的餐桌上出现。在团珠海市委引导下作为“耕海计划”一员的陆冠林当时就在想,“能不能降低饲养成本,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增加黄立鱼的销路,让本地鱼‘游’上本地人的餐桌?”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陆冠林,成为珠海市规模化养殖黄立鱼的“领头雁”。

“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陆冠林,成为珠海市规模化养殖黄立鱼的“领头雁”。

陆冠林说干就干。作为珠海市青年发展海洋产业促进会的副会长,陆冠林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和带领乡亲们致富的责任感,他尝试各种方法,最终从社群运营中找到了突破口。现在,本地居民可以在社交网络的群组中直接下单,买到本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湾黄立鱼。

小小的黄立鱼精准地“游”向了客户,拓宽了当地村民致富路。团市委聚焦主责主业,围绕做好青年服务,精准问需靶向施策,助力陆冠林们圆梦珠海。

新业态青年代表走进斗门区井岸镇西湾村开展惠民演出活动。

新业态青年代表走进斗门区井岸镇西湾村开展惠民演出活动。

近年来,团珠海市委建设运营“珠海青年人才驿站”,共接待4412名求职青年入住,累计住宿11372间(夜),运营3家“珠海青年人才驿站”产业园区分站,为青年提供信息咨询、实习就业、社会融入等服务;高标准建成4家产业园区青年之家,着眼产业青年实际刚需,开发青春乐学、青春健康、青春有约等8个“青”字活动品牌,服务产业青年2万余人次。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团珠海市委将继续提供有意义有趣味的服务,营造更有温度的产业园区,吸引广大青年立得下脚、留得住心、扎得了根,把个人理想融入广东发展大局,在服务“百千万工程”中成就自我。

撰文:金璐、冉小平

编辑 文秋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