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在对风说话”“洗衣液泡沫大膨胀”“树上的果子掉下来被踩扁了”……4月13日,粤北小镇翁城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这场名为“春日诗会”的活动,以近乎原生态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诗歌与生活的边界。这场诗会没有舞台、没有清场、无需流程,沿街的麻将声、摊贩叫卖声与孩子们的诵读声交织成独特的交响乐。在这里,诗歌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而是与市井烟火共生共荣的日常风景。
翁城春日诗会的最大特色,在于其彻底打破了传统文艺活动的形式桎梏。中大街的商铺门前挂满“翁城孩子的诗”,诗歌遮雨棚、遮阳伞与风铃随风摇曳,将街道化为“春日长廊”。商户的店面与诗歌展板融为一体,连打麻将的大人们也成了这场诗会的“背景”——生活的真实场景与艺术创作在此无缝衔接。
正如活动策划者所言:“与其搭建舞台,不如让诗歌生长在翁城的泥土里。”这种“无界”美学,不仅让诗充满生命力,更让艺术回归到“人”的主体性。
据了解,翁城着力打造“翁城诗歌小镇”,通过诗歌教育激发乡村孩子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同时围绕艺术展览、客家围楼、百年古村、乡村民宿、生态农业等,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绘就了独特的乡村美学。自2023年3月启动以来,已在翁城镇全面铺开,覆盖全镇所有小学生,开展了近100次诗歌讲习活动,创作了超过3000首诗歌。
以诗歌为桥梁,翁城重塑乡村独特的审美和精神内涵。通过“春日诗会”与“岭南乡村少年诗歌大会”等活动,翁城不仅培养了小诗人,更让诗歌成为村民参与生活的重要平台。
南方+记者 范永敬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