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两社三中心”奏响基层善治新乐章

佛山来论 2025-02-14 07:43

本期主题

2月12日元宵佳节,一年一度的“爱满佛山,向善之城——2025元宵公益慈善文化人人行”系列活动如约而至,当天18个方阵巡游队伍与市民共同行通济,大力弘扬乐善好施、通济惠人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座充满爱与奉献的“志愿之城”,如今佛山注册志愿者已达20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1.4%。新的一年,佛山志愿服务如何更好融入中心大局?如何进一步擦亮“志愿之城”的品牌?本期话题聚焦“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代表等共同探讨,敬请垂注。


“两社三中心”奏响基层善治新乐章

文/陈紫珊

在禅城区祖庙商圈的繁华核心,山紫社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老旧小区与高端住宅交织,老佛山人与新市民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书写着社区治理的崭新篇章。近年来,山紫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两社三中心”建设,走出了一条“党建+服务+治理”深度融合的老旧城市社区发展之路,让社区善治之花在烟火气中绚丽绽放。

山紫社区虽面积仅0.3平方公里,却管辖着近3000家商事主体,这既是社区融合的难题,更是宝贵的在地资源。社区党委敏锐地抓住这一关键,创新社群联络机制,联动专业社工机构,将多元社会力量串珠成链,成立了山紫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这个联合会如同一座桥梁,搭建起“商企+居民+社区”交流平台枢纽,让社区资源得以系统化整合,社区服务实现项目化运营,社区阵地实体化创建,社区工作品牌化开展。

如今,商社之间的“破圈”切入口已然形成,社区治理更加有序,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如春日繁花,愈发浓郁。在这里,商家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主体,更是社区共建的参与者;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社区发展的推动者。大家携手共进,共同绘制着社区的美好蓝图。

志愿服务,是山紫社区党委推动基层善治的又一有力抓手。聚焦“哪里来、专业化和可持续”三大难题,社区党委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实践。他们广泛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服务资源汇入社区;精心聚焦项目建设,推动志愿力量专业化发展;全力聚焦人员保障,推动志愿者可持续发展。三大推动行动齐头并进,成功凝聚起一支近千人的党群志愿服务队伍。

这些志愿者活跃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从街头巷尾到邻里之间,从关爱老人到呵护儿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社区党委还以系列化、主题化、项目化的活动为抓手,不断凝聚社区人气,营造了和谐友好的社区氛围。

“新羽计划”山紫社区候鸟小屋创建志愿服务行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该项目精准回应了新市民、新就业群体小候鸟寒暑假日间照料的迫切需求,通过一系列暖心服务,让新市民切实感受到禅城不仅充满生活气息,更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里,他们安心生活,畅想美好未来。

“小紫说科普”项目同样令人瞩目。它聚焦“一老一小”这两个生命周期中最需要关怀的群体,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近三年来,山紫社区的系列特色项目成绩斐然,共荣获省、市、区三级以上志愿服务项目奖励16项。这些荣誉的背后,是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志愿力量的生动体现。通过“自循环”与“外循环”相结合的创新模式,越来越多的志愿力量投身到基层治理中来,形成了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在社区的日常活动中,山紫社区党委深入探究社区历史文化脉络,激励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与。他们将对社区生活的感悟与热爱转化为创意设计,打造出一系列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创产品。青少年手绘的社区特色建筑图案帆布袋、以社区起源为原型的特色套印、明信片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让居民在使用过程中领略社区文化底蕴,更提升了文化自信与归属感,助力社区品质“开放、包容、传承”特质的培育。

如今的山紫社区,党建引领下,各方力量汇聚,志愿服务蓬勃开展,文创产品独具匠心,媒体宣传有声有色。这里不仅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生的基层善治典范。

(作者系山紫社区团支部委员)

本期统筹:龙西男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黄逸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