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遇见”未来的自己,这所学校将AI技术植入班会公开课

作者 胡瑞 2025-03-06 10:0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上众多AI大模型的推出,AI与千行百业的联结正在逐步加深。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让AI更好地与一线教学相结合,更好地赋能教育的各个环节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实践的命题。

3月3日,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举办了以“AI赋能未来,青春启梦星河”为主题的全校班主任会议暨班会公开课,从AI技术的现实赋能视角出发,将缤纷多彩的AI技术应用展示在学生及教师们面前。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师、华中师大龙岗附中高三年级班主任冯俊伟主讲了本次班会公开课。

班会课上“遇见”未来的自己

随着冯俊伟宣布上课的声音响起,这场别开生面的班会公开课拉开了帷幕。他首先通过一则关于梦想与成长的视频引导在场学生们思考了名为“未来”的话题,接着邀请现场同学讲述自己对未来身份、生活的想象。

音乐制作人、飞行员、心理咨询师、南极洲科考员,学生们的回答各不相同。随后,冯俊伟向学生们展示了基于他们的设想及日常照片,由AI所生成的未来想象图。在AI生成的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图片中,他们的职业设想与自身形象紧密结合,引起一阵阵惊叹的“哇”声。

冯俊伟向学生们展示的AI运用不止图片。他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面向“631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高效提升自己的面试水平、基于职业设想所需要进行的面对面交谈,现场指导学生通过给AI大模型设定角色、安排任务,来进行人—AI即时模拟对话,以科技的力量助力学生“提前”面试。

随后的课程中,学生们还就AI的具体运用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班会公开课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扎实做功课,AI教学应用的一线思考

一场班会公开课,看到的是一线教学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对于AI的灵活运用,也是高三年级的学子们通过AI技术链接未来,储备知识的需求。对此,华中师大龙岗附中副校长王著、教师王茜在采访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AI+教育的看法。

王著谈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了人类的个性化需求。与信息化不同,AI与教育天然契合,深度融合。在当下,AI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变革,无疑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倡导的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AI个性化辅导让学生得以自主探索知识,教师则更多聚焦于学习方向引导与重难点剖析。

AI同样深刻改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备课、授课,到命题、批改作业、布置巩固练习,再到学术研究、发言讲座,AI深度嵌入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助力。比如今天冯老师的AI主题班会课,就是生动的范例。AI对学校管理的赋能也不容小觑。借助AI,学校可实现更精准的课堂管理,进行更多维度的成绩分析。此外,AI与学科深度融合,在德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也大显身手,甚至有力促进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人工智能时代已至,我们的学生与子女将成长于这个AI无处不在的未来。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积极求知、大胆创新,更好地适应这一快速发展的时代。

王著总结道,当前的AI+教育应用,在硬件适配、数据共享、教师培训及激励机制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

王茜从一名一线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出发谈到,教师应当在工作及心理认知中建立一个AI应用“白名单”,迎接好这股智能浪潮。

王茜表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会用AI做一些辅助性的文本分析、借助AI对学生作业进行初步分析;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AI 制作各类信息统计表格,撰写班级活动策划书,辅助班级活动的开展。高效精准助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在学生自我提升中,AI可以根据学生具体个性化需求生成相应的提升训练,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业需求,直击痛点难点问题。大数据时代AI辅助学习远比盲目刷题要精准高效的多。

王茜总结道,当下教师们不仅需要各类AI应用的培训,也要结合日常教育教学需求去发掘AI的应用场景,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变革和提升,也就是说在工作和心理认知中建立AI应用“白名单”。

南方+记者 胡瑞

编辑 程德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