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百年奶粉品牌的传承之路 |百企探新质

南方产业智库 2024-11-26 15:39

离苏州市区驱车大约7、8公里路程,便可到达苏州工业园区,一座大型现代化工厂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白色建筑格外醒目,这即惠氏苏州工厂。进入工厂内部的过程可以说得上“重重武装”,反复消毒、换鞋换衣。值得一提的是,占地12万平方米现代化工厂却只有100多人,机器已经替代了大量人工工作:自动导航叉车灵活转运,全封闭、全自动的包装线高速运转,无人值守黑灯高架仓库恒温恒湿、全程可追溯……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也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在乳业加速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历经百年的国际品牌惠氏营养品,如何以严苛的科学管理和技术监督、整套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生产奶粉?又着力培养什么样的新质生产力?南方日报、南方+新质生产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团走进惠氏营养品苏州工厂一探究竟。

左手传统:以制药级标准严守安全底线

惠氏营养品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苏州生产基地,投资约24亿元人民币,满负荷生产时可达5万吨产能,专注于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对生产工艺及对卫生管控的高要求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据介绍,工厂严格遵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卫生分区规定,工厂内部进行了严格的8个卫生分区,各区域均设有中央门禁控制系统,各卫生分区利用不同颜色代码进行区分,例如,黑区为外部,蓝区为办公区,绿区为一般生产区等。

笔者从厂区外部(黑区)进入厂区办公室(蓝区)需要换上厂区专用鞋,并进行手部消毒。从办公楼进入生产大楼(绿区以上),需要换衣服、戴发套、洗手消毒等,经过重重的“武装”,方可踏入惠氏奶粉生产大楼的一般生产区。

而笔者了解到,由于卫生要求,我们不被准许进入更高的卫生区。生产人员在进入这些区域还要进入专用的消毒间进行二次更衣消毒。

空气、水是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工厂要把水和空气都管起来。 据介绍,工厂用水及空气遵循严格标准:工厂用水是反渗透水,车间的空气是经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温度18-25度,湿度小于60%。

“我们一直倡导的是以制药的经验来制造奶粉,所以整个的标准也好,投入也好,都是以一个很高的制药的标准来执行。”据苏州工厂厂长郁桂林介绍。

药品和食品生产有许多共性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在微生物控制方面,制药行业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严格采用GMP卫生分区规定,从源头上控制微生物等,工厂还通过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来对有害微生物进行预防。

在惠氏营养品苏州工厂这座占地12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中,笔者所见,工人寥寥无几。从灌奶到成品奶粉装入纸箱,都是自动化生产流程。

比如原材料仓库就在“黑灯瞎火”中全自动运行。这个26米高,有9200多个库位,满产最高日吞吐量可以达到3000托的高架仓库,恒温恒湿无人值守。据介绍,从物料进厂,放上传送带,由单轨小车运输,由计算机系统按照物料的分类指定到固定的库位,全程没有人为参与。

同时运输物料用的蓝色塑料托盘内部植入无线射频芯片,每一托物料有唯一的系统识别码,芯片和识别码在进入高架仓库前,被识别和绑定在一起,同时托盘所在位置会被WMS系统记录,并形成一套追踪系统,一个托盘,一拖货物,一个位置三个信息,绑定在一起并记录在WMS的系统内。形成一套时时的库存管理系统,可以查到任何点位的托盘和货物信息。

“我们这么做主要的原因是尽可能降低人为接触物料造成污染的风险。”据厂长介绍,这座苏州工厂建厂伊始便引进业界全自动生产线,制造工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减少人为的干预,大量应用了自动化的控制设备和生产设备应用。

除了减少人为干预,层层检测也为有害微生物入侵加了一道防火墙。比如微生物实验室中,不仅通过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还通过一整套环境监测系统保证生产环境微生物符合要求。据介绍,惠氏苏州工厂里,实验室就接近2000平,投资数千万。

在工厂展览区域,有一面温馨的员工宝宝墙,看上去温馨愉悦。“这个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更是为了提醒我们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因为宝宝们是我们产品的终端客户,要为产品品质保驾护航,给我们的宝宝最好的食物。”厂长介绍。

右手创新:占领HMO赛道前沿

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最初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乳白色的,有淡淡的乳香,有轻轻的歌谣,还有暖暖的怀抱……

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能够为宝宝提供全面的营养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婴儿都享有充分的母乳。而在一百多年前,对于无法获得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刚出生便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彼时,人们尝试用其他哺乳动物的奶来替代,比如牛奶,但随着实践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单纯的动物奶并不适合婴儿,也无法提供婴幼儿需要的所有营养。

直到19世纪初,历史上第一罐现代婴幼儿配方奶SMA(Synthetic Milk Adapted,即适宜的配制奶)诞生,发明者戈斯腾博格博士(Dr. Gerstenberger)克服重重困难,用接近母乳理化特征的脂肪替换了低耐受性的牛乳脂肪。这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揭开了现代婴儿配方奶历史的序幕。

惠氏的前身就是SMA。1943年,SMA公司成为新成立的惠氏营养品部的主体。作为第一罐现代配方奶粉的发明者,百年的惠氏营养品是始终致力于持续不断地研制一系列创新领先的配方奶,引领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的发展方向。

比如1933年惠氏领先添加β-胡萝卜素,这一创举帮助宝宝免疫系统发育;1961年率先调整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从20:80到60:40,这是世界上最早以乳清蛋白为主的婴幼儿配方奶,为宝宝提供优质的蛋白质;2002年提高α-乳清蛋白含量,有助宝宝的消化吸收和成长;2006年全球率先添加叶黄素,支持宝宝的眼睛发育……

“无限接近母乳”是不少乳企的信条,也是惠氏一直以来研发的重点方向。母乳低聚糖HMO是母乳中仅次于脂肪和乳糖的第三大成分,是第一大活性免疫营养,具有调节免疫、帮助大脑发育及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是全球母婴营养和健康领域创新研发的热点领域,在国外婴幼儿产品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所有婴配粉的研发都旨在更接近母乳。如果我们拿10年前的婴配粉跟母乳比较,缺乏HMOs是婴配粉与母乳之间的主要差距之一。因此,缩小这种差距将能够为宝宝提供更好的营养支持。”雀巢全球母婴营养品类业务负责人Laurent Alsteens表示。这也是雀巢多年来婴配粉创新的重点领域之一,惠氏营养品是雀巢母婴营养品牌矩阵中最为重要的板块之一。

据介绍,雀巢的科学家们早在30多年前就富有前瞻性地开始了HMOs的相关研究工作。早在2017年底,惠氏营养品就在香港市场就推出了首款启赋HMO产品,并通过跨境电商渠道登陆中国大陆市场,成为较早在中国推出HMO婴配粉的品牌。

2023年10月,中国国家卫健委批准2种HMO原料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志着中国母婴营养领域正式迈入HMO时代。而惠氏的前瞻性储备及布局,让其在这一新时期的竞争中保持了明显的竞争力。

经过多轮创新迭代,惠氏最新推出的启赋未来和启赋双萃已添加6种HMOs,这也使得启赋成为全球首个推出6种核心HMOs的婴儿配方奶粉品牌。

“以科学为驱动的创新,将会为我们的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带来巨大的机遇。在这方面,陆续推出HMOs系列奶粉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布局。”Laurent Alsteens表示。

自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惠氏营养品始终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布局。为更好地满足中国宝宝需求,雀巢积极进行本土化临床研究和创新落地应用,比如雀巢的全球大型母乳研究“LIFE”对20个国家的万余份哺乳期母乳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在中国的研究就跨越了10个省份,有超过740名研究人员参与,收集近千份母乳样品,为启赋针对中国本土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扎实的科学参考。

刚刚过去的进博会上,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大区总裁裘晔再次表达了对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未来,我们将继续引领中国母婴行业前沿趋势,将全球顶尖科研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下一代提供科学的创新营养解决方案。”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百企探新质

撰文:周中雨

海报:吴颖岚 

统筹:赵兵辉 马华

策划:陈韩晖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