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个岗位整装待发,8.3万人次挤爆直播间,500多名求职者把智慧服务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这是“广州好揾工”系列在10月29日举办的首场区域协作专场,口号响亮:“智慧领航,金秋纳贤”,瞄准的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痛点。
这场摩肩接踵的招聘会背后,是拉开了打造“广州好揾工”公共就业服务重点品牌的序幕。
“广州好揾工”,以“广州好揾工”系列招聘会搭建就业服务的“骨骼”,为企业“揾好工”,以“好工”支撑企业发展,让群众“好揾工”,以平台促进充分就业;以“湾区就业巴士”为就业服务的“细胞”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
两者“刚柔并济”,共同塑造了城市就业的新生态。
智慧服务大厅:
一道道企业用工的“连心桥”
就在今年2月15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智慧服务大厅在三元里大道1278号揭牌,标志着这个奋战在就业一线近25年的老牌服务机构实现全面数智化升级,正式迈入智慧新时代。
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智慧服务大厅,正是“广州好揾工”品牌的核心阵地。这个品牌正在悄悄做一件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全域覆盖的模式,为求职者和企业搭建高效对接平台,让“揾工”不再难,让“好工”触手可及。
走进升级后的智慧服务大厅,你会发现这里一改传统招聘模式:每个摊位配备电子显示屏实现无纸化招聘,AI智能招聘室、直播室、职业指导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更重要的是,大厅每周三下午举办“小而精”专场招聘会,每月精选一个主题打造精品招聘会,让“周周有招聘,月月有精品”从口号落地为现实。
对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的服务体现战略眼光。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瞄准重点企业服务,统筹全市325名专员与重点企业结对开展用工保障服务,共跟踪服务重点企业202家,累计新增解决用工22799人次。
其中,2025年8月,一场政企协同的高端人才双选会在广州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举行。中建六局搭建“引才矩阵”,现场吸引求职者300余人次,线上参与超1000人次,成为“广州好揾工”服务重点企业的生动缩影。
就业服务场景升级的一小步,满足人才招聘需求的一大步。
随着中建六局建设投资管控有限公司落户花都区,这家千亿级央企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接下来我们马上有新的公司会进驻广州,招聘计划是持续性的。”中建六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段宝平表示,“广州好揾工”既满足了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也为华南区域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路径。
依托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智慧服务大厅和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等大型交通枢纽,通过瞄准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先进制造企业、“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关企业及新业态企业,“广州好揾工”这一品牌实现了从“保就业”到“促产业”的跨越,成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系列招聘会:
一场场求职高峰的“重头戏”
“广州好揾工”的底层逻辑之一,是对就业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控。
春节后是企业复工复产、扩产增员的“黄金期”,也是异地务工人员返岗求职的“高峰期”。“新春第一招”,为节后用工市场注入“强心剂”,为企业“解渴”,为求职者“引路”。
2025年正月初十,天河区火车东站广场人潮涌动,“新春第一招”拉开广州市全年招聘大幕。282家企业带来1.05万个岗位,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12218”产业体系重点领域。
“我们用工需求很大,一个下午已有近百人咨询。”广州市倩采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吴书明直言,第一次收简历收到“手软”。
这一就业服务品牌的主动布局,不仅在于春节后的“开门红”,更在于春招、秋招的“四季在线”。
面对每年两波高校毕业生就业潮,“广州好揾工”在广州南站这一城市枢纽连续布局三场大型招聘会,成为年度就业服务的“重头戏”。
2025年3月27日、4月27日,市、区联动重点企业和民营企业服务月两场南站招聘会累计提供近6500个岗位,涵盖先进制造、智能科技等热门领域;而9月9日的“广州好揾工”南站大型招聘会更是释放3700多个岗位,并首次设立佛山、清远招聘专区,线上线下吸引超1万人次参与。
产业导向体现在对重点领域的倾斜。在南站招聘会上,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计划招聘300余人,弗迪精工招聘人员冯先生解释:“从化新基地产能处在爬坡阶段,需要更多专业化人员。”
这三场“枢纽级”招聘会,不仅成为广州吸纳全国英才的“窗口”,更以其“精准匹配、快速反馈”的特点,成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踏上职业起点的“关键一站”。
在用工需求最旺盛、人才流动最密集的时刻,广州总能及时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让“好揾工”成为现实。2025年1—10月,广州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495场,提供岗位123.15万个。
面对新就业形态,2024年8月广州首场“夜市招聘”在荔湾1906科技园举行,30多家企业提供过千岗位,融合音乐、文创与求职,打造“逛街+揾工”新体验。
湾区就业巴士:
一股股就业服务的“强脉搏”
如果说“广州好揾工”系列招聘会是“主心骨”,那么“湾区就业巴士”就是把就业服务输送到城市每个角落的“流动脉搏”。
湾区就业巴士在哪儿,哪儿就有就业服务。这辆明黄、亮蓝与清新绿相间的双层巴士,自2024年11月启航以来,已驶进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穿梭于南沙万达、北京路等的华灯璀璨,开进花都乡村、佛山大学城的诗情画意,也融入夜市的烟火人间。湾区就业巴士本身就是一个微型就业生态圈:一层是AI模拟面试、政策宣传和创意打卡区,二层配备企业面试间、直播带岗区和职业指导区。9月13日,“湾区就业巴士”驶入南沙万达广场,22家企业携100余个岗位参会,唐云虹职业指导专家坐镇。求职者了解政策、投递简历、现场面试,求职工作“一条龙”解决。
“湾区就业巴士相对于户外提供了更舒适的环境,小隔间设计保障了面试私密性。”刚毕业于会计专业的周小姐在巴士上面试后感慨。而在南沙万达专场,求职者小仪更是直接收到心仪企业的复试邀请:“感谢湾区就业巴士让我在这个夜晚收获宝贵机会!”
这个走街串巷的移动服务平台,旨在突破传统服务的地域限制,将优质的公共就业资源精准投放到全市11个区的商圈、高校、产业园区、村镇等人员集聚地,切实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提升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温暖的就业服务。
截至2025年10月31日,湾区就业巴士共开展42场巡回服务活动,在广州留下了一抹又一抹靓丽的身影,路线设计全面覆盖城市与乡村。在花都区花山镇两龙南街举办的“乡村招聘”专场,湾区就业巴士将金融、健康、科技等领域的107个岗位直接送到村民身边,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信息渠道,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元的职业选择。
这种“服务上门”的模式,真正落实了公共资源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的举措。
瞄准重点群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就业帮扶。湾区就业巴士重点关注青年、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特殊需求。
在广东金融学院的专场活动中,湾区就业巴士不仅带来了与学子专业高度契合的金融分析、财务助理等岗位,还特邀一级就业指导专家林劲斌提供“一对一”职业规划,助力学生扫除求职障碍。
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体验后表示:“湾区就业巴士的形式新颖,AI模拟面试功能让我察觉到了自己在面试经验上的不足。”这种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让就业帮扶更具温度与实效。
创新服务体验,让政策宣传“活起来”“暖起来”。“湾区就业巴士”不仅是功能性平台,更是一个传递城市温度的流动窗口。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活动中,湾区就业巴士创新设置线上抽奖专区,通过赠送帆布袋、雨伞等文创礼品,让求职体验变得轻松有趣。
广州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此精准阐释:“‘湾区就业巴士’本身就是一辆‘行走的宣传海报’,让就业政策更贴近市民生活。”
广州好揾工:
一场公共服务品牌化革命
“广州好揾工”的本质,是一场公共服务品牌化革命。
其深层逻辑在于实现两大核心目标,即对内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效能,对外塑造品牌增强城市吸引力。
其一,整合全市资源,构建“立体化”就业服务网络。“广州好揾工”品牌通过系统性地整合全市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打通了线上线下服务链条,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生态。
线上,“广州好揾工”依托“穗好办”App、广州市人社局官网等平台,打造“不打烊”的线上招聘市场;线下,统筹全市105所院校就业创业e站、30个零工市场(零工服务站点)及“湾区就业巴士”,将服务精准送达社区、商圈和高校。
2025年9月9日,“广州好揾工”南站大型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开展,现场组织134家企业提供3700多个岗位,提供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共吸引求职者1万多人次,展现了资源整合带来的高效对接能力。
其二,打造服务品牌,提升广州就业“集群效应”。“广州好揾工”通过持续的品牌化运营,整合公共就业服务资源,擦亮广州市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全周期服务体系的崭新名片。
这种品牌吸引力在2025年4月27日举办的民营企业服务月南站大型招聘会上得到验证。活动现场,1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近3000个优质岗位,涵盖先进制造业、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热门领域。参会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提供岗位超过2700个,包括广州立白、大参林医药集团、广州长隆集团等多家重点民营企业,展现出广州民企强大的用人需求和城市产业活力。
品牌效应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成果。2025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举办招聘会1495场次,提供招聘岗位123.15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32.08万人次。“我们要让广州成为求职者的‘揾工胜地’。”
与时俱进的数智化求职体验,“新春第一招”的火爆场面与“夜市招聘”的青春活力,穿梭全城的就业巴士驶过的每一段路线……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广州好揾工”的生动图景。
通过“广州好揾工”这一品牌承诺,广州向四海英才发出诚挚的邀请:在这里,不仅容易找工作,而且能找到好工作。
数读
广州市就业服务品牌的构建,远不止于“广州好揾工”系列招聘会与“湾区就业巴士”的创新实践。在就业关键领域,广州打造了“羊城职通车”职业指导品牌,秉承“服务人才、促进就业”的宗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构筑了多层次、全覆盖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
“羊城职通车”为求职者与职场人提供专业化、全周期赋能支持。今年1—9月,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累计服务39.88万人次,举办基层活动382场,一对一指导0.72万人次。
“羊城职通车”自2024年起推出系列直播课程,6月至8月,五场专题直播累计观看超23万人次,评论互动超1400条,成为大湾区职业指导领域现象级服务案例。
南方+记者 洪钰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