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大的树枝横卧马路中央,狂风呼啸中,几个身影奋力拖拽,数秒后恢复畅通——这是逆风者的速度。
9月23日,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东莞,最大阵风可达11至13级、局部14级的风力。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分批实行“五停”措施,市委书记韦皓强调:“要把保障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
东莞交警一线执勤守防线。
东莞交警一线执勤守防线。
当大多数人在家中躲避风雨时,一群逆行者正奔赴城市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是铁骑、消防员、医生、城管、退役军人,是这座城市的守护者。
城市防御,严阵以待
台风“桦加沙”来袭,东莞防御形势极其严峻。9月23日下午,东莞市防御台风“桦加沙”分片区督导视频会议召开。韦皓指出,要“不折不扣抓好人员转移安置”,特别是在建工地、山洪灾害高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点等危险区域。
东莞市三防指挥部自9月22日15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分批实行 “五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虎门城管人员处置安全隐患。
虎门城管人员处置安全隐患。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分析研判“桦加沙”可能带来的山体滑坡、道路积水、树木倒伏等灾害风险,对救援舟艇、车辆、器材、装备进行盘点、补充及维护。
在东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值班员每小时查看一次东江石龙段当前流量,每4小时掌握一次台风最新动态。东江罗浮山大桥、东莞水道万江大桥、东江北干流红海大桥之间水域已进行临时交通管制。
虎门城管人员处置台风后安全隐患。
虎门城管人员处置台风后安全隐患。
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这场大战大考,东莞水务环境集团迅速行动。早在9月22日晚,东莞水务环境集团党委迅速转发市委组织部倡议书,动员下属67个基层党组织、1300多名党员在防汛防台风一线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目前,该集团已组建起56支党员突击队,已安排带班和值班人员1926人,力求以最充分的准备、最有力的措施,打赢防汛防风硬仗,守护城市水安全。
逆风而行,无畏身影
在东莞各镇街,风雨逆行者们早已行动起来。
9 月 24 日凌晨,大朗交管大队的民警们悄然出动,开启了对全镇路面的巡查排险工作,对被大风刮倒的树木、护栏等情况进行清理及扶正归位,防止对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威胁。
大朗应急组织371人处理暴雨积水。
大朗应急组织371人处理暴雨积水。
也是在凌晨,为了应对台风“桦加沙”来袭,虎门城管人员坚守一线,清理台风刮落的树枝,扶起并固定市政道路中间护栏。狂风将路边一大型户外广告布吹落,紧紧缠绕在行道树上,严重影响车辆通行,城管队员冒雨协作,及时将广告布解下并清运。
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全力以赴、坚守岗位,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在应急避难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细致开展,确保疏散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消防设施器材保持完好有效。
松山湖消防救援大队。
松山湖消防救援大队。
24日上午,松山湖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松山湖科育路有树木倾倒在路中间,需消防到场协助处置。松山湖消防出动一车六人,到场后利用机动链锯对倾倒树木进行切割,并将树木移置路边,确保道路畅通。
樟木头城管排查32处易涝点和积水点。
樟木头城管排查32处易涝点和积水点。
在邻近的大朗镇,大朗应急管理分局牵头组建应急、水务、住建、消防、村(社区)共371人,分赴杨涌、水口、石厦、沙步等低洼村(社区)开展抢险作业,他们有的在处理被水冲倒的设施,有的在查看、调整警示护栏,全力应对台风带来暴雨积水等影响,为恢复道路正常秩序、保障安全而努力。
东莞的逆风者们用行动诠释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逆风者的身影,成为狂风暴雨中最动人的风景。那些在风雨中坚守的身影,正在续写着这座城市的逆行故事。
南方+记者 朱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