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学喀什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时长共1分14秒)
每周三爆满!这家广东医院为何吸引全南疆患者求诊?
“腿上病灶有多长时间了?”“按下去疼不疼?”……在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下称“医疗中心”)的病房中,援疆医生、感染科主任张绍全及感染科医生库尔班妮萨·吾拉音一边为住院病人诊断,一边交流着病情。“同样看患者的生化指标,我有时看不出什么,广东的老师却能发现施治的关键,其中经验、要点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库尔班妮萨说。
9月16日,“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主流媒体采风活动来到医疗中心,在各科室门诊、住院病房中走访时,提到广东援疆,不少本地医患都竖起大拇指“点赞”。
援疆医疗专家、医疗中心执行院长曹红介绍,医疗中心启用至今刚过2年,辐射效应已经延伸到喀什之外,常有来自和田等周边地区的患者前来问诊。“每周三开设广东专家门诊,已经成为当地一个知名品牌,哪怕农忙时期都经常满号。”曹红说。
卫生健康援疆是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南疆地域辽阔,群众就医路程较远,打造高水平的健康服务高地,对改善民生、团结民心的意义更为凸显。第十批广东援疆干部进疆以来,创新开展“五个统筹”立体式帮扶,进一步提升发展综合绩效,放大医疗援疆效能。
随着工作深入开展,在广东及深圳(单列)对口援疆的三县一师,医疗领域更多“授人以渔”的故事正在发生——
广州市支持疏附县维吾尔医医院提升诊疗水平,中医、维吾尔医结合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佛山带来普及免疫接种全套经验,为伽师县建成南疆首个全县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
兵团三师图木舒克市总医院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有望在今年完成三级甲等医院申报;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医院近期正在开展院区新设、科室扩容等工作,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在紫外线强烈,白内障等眼病高发的喀什地区,广东不仅开展“粤新光明行”,每年为超过1000名受援地群众送上“看得见的幸福”,还积极开展白内障手术培训、医疗科普、义诊下乡等活动,让更多本地基层医生掌握眼科诊疗关键技术。广东援疆每年为受援地系统培养100名“带不走”的本地医疗人才;“青年胡杨计划”则安排超20名管理岗人才赴广东高水平医院学习,有力充实骨干管理力量。
万里不为远,粤新一家亲。围绕当地民生所需,一套疾病防控诊治紧密配合的“广东方案”正在形成。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以来,广东医疗援疆工作形成数字化预防接种平台“一平台”,南疆国家医疗中心、中亚南亚国际区域医疗中心“两中心”,示范性乡镇卫生院、无结核示范社区、健康示范村“三示范”,粤新光明行、粤新消结行、健康科普行、人才培养造血行动“四行动”等一系列亮点,多项做法有望在全自治区推广,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采写:南方+特派记者 邵一弘 黄应来 发自新疆喀什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卢逸轩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