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种下的广金钱草长得太好了。”8月21日,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林威鹏博士来到饶平县建饶镇回访茶园时由衷地说道。
这是当地探索“茶下经济”的试验田,去年5月以来,饶平县建饶镇积极引进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在建饶茶园开展“茶+广金钱草”间作模式,尝试打造“以草养地、以草治草、以草护茶”的生态种植体系,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生态效益显著
以“良草”治“恶草”
2024年,建饶镇通过镇茶产业协会牵头,积极对接茶产业专家,为茶农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试验推广“茶+广金钱草”间作模式进行试验。“最初只有一家茶农尝试,效果不错,进而带动了更多种植主体跟进。”目前,该模式已推广至12个茶叶种植主体进行试验种植,面积接近1000亩茶山。
这种生长在茶树下的小草有何特别之处?广金钱草是岭南道地中草药,为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耐阴性强等特点,能够与茶树和谐共生。
建饶镇茶产业协会会长曾大庆表示,引入广金钱草后,生态方面效果显著,农户反馈良好。广金钱草叶片宽大肥厚,能有效覆盖地表,可以有效抑制茶园中的杂草生长,减少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其次,其发达的根系能够有效固土,减少茶园中的水土流失,提升茶园的生态稳定性。广金钱草的固氮能力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经济效益提升
新模式助茶农降本增收
曾大庆表示,广金钱草的种植为茶农带来了额外收入。广金钱草作为中药材,目前市场均价在5-8元/斤。据测算,茶园间种广金钱(干)草每亩最大产量可达400斤,预估可为茶农每年增收2000元/亩。此外,由于广金钱草改善土壤、固氮增肥的效果,间作之后茶叶的厚度和柔软度有所提高,茶叶市场溢价空间也更大了。
“更重要的是,茶园的生产成本降低,这是茶农切实可见的收益。”曾大庆表示,广金钱草的引入减少了除草剂和化肥的使用,节省了除草施肥的人工费用,预计每年可降低成本1000元/亩。
收益和成本的“一升一降”助力茶农增收。目前,建饶镇的广金钱草长势良好,由于种植主体农户更注重生态效益,暂时还未对广金钱草进行采摘售卖。
据悉,建饶镇茶叶种植面积2.7万亩,是潮州市重要的茶叶种植镇,主要产茶品种包括单丛、鸭屎香和大乌叶等。建饶镇党政办工作人员邱雄辉表示,建饶镇将紧密跟踪茶园间作广金钱草的试种进展,以实际成效作为进一步推广“茶下经济”新模式的决策依据,并持续总结经验,助力建饶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黄品
通讯员 饶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