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深圳龙岗连续两年开企服大会,企业有哪些话想说?
“企业服务永远在路上,龙岗对企业的承诺,不是一年之约,而是长久之诺。”
7月25日,2025深圳市龙岗区企业服务大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全区各部门负责人与百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一场特别的“述职”和系列新政策发布,再次向企业郑重宣示服务决心。
这已是龙岗连续第二年高规格召开企业服务大会,彰显着坚持,更意味着进阶:去年重在“亮态度”,明确“以企业为中心”的方向;今年则聚焦“见实效”,用述职晒成绩、以政策应期待。
大会开场,龙岗区企业服务中心与龙岗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先后登场,面向企业现场进行两场特别 “述职”—— 这一设计首次让企业从服务的 “接收方”,成为 “服务阅卷人”。
这背后是服务理念的升级:政府不仅“做服务”更“听反馈”;企业不仅是服务的“受益者”,更是发展的“合伙人”与“评价者”。 这种深度互动与绑定,为区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而过去一年的答卷,正印证着承诺的力量:新增企业8.4万家(增量全市第一)、总量近57万家(全市领跑),近500场对接促成超20亿合作,2389个诉求妥善解决……龙岗“做企业战略合伙人,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的承诺,正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部门来“述职”,企业作评价
政府服务企业做得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今年大会的开场颇具新意——安排了两场面向企业的特别“述职” —— 这既是对 “以企业为中心” 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龙岗企服工作从 “单向输出” 到 “双向互动” 的关键一步。
时间回到去年,龙岗区同步揭牌企业服务中心与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为企业搭建起“诉求响应”与“权益保障” 的双通道。
如今挂牌已满一年,它们首次在服务对象面前亮出 “成绩单”:
龙岗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冯铁军介绍,在过去一年里,全区8000余家 “规上” 企业,都有专门的 “助企行” 干部结对服务。一年间,龙岗区干部走访服务企业近2.6万家次,成功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2389个。
这意味着,在这一年内,平均每天有6.5件企业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煜禾森科技通过政府组织的展示活动拿到4000万元订单、精锋医疗在在筹备上市的关键时期当天即拿到海关证明、芯天下技术在国债项目申报截止日凌晨通过审批…… 这些案例印证着 “服务不拖延” 的承诺。
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工业软件园。
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工业软件园。
龙岗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则以《龙岗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工作白皮书(2024-2025 年)》回应关切: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1日,龙岗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共受理企业投诉事项102件,属于中心分办范围的投诉事项58件,已办结投诉监督事项45件,平均办理时长23.1天,最短办结时间7天。
“从投诉受理数量来看,呈逐季度下降趋势,反映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龙岗区营商环境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 龙岗区检察院黄锐意介绍。
“大运天地首飞后订单排到生产不过来,2025 年一季度海外营收同比增长近五倍”,深圳御光新材料的袁兰兰道出成长加速度;
“从技术交流到项目落地,龙岗帮我们在儿童公园找到示范场景”,深圳市山谷风低碳能源的胡钰贤感慨 “扎根很踏实”;
“新总部基地筹建中,政府协调多部门加速进度还介绍客户”,深圳秋田微电子的陈稳见点赞协同效率……
企业的 “好评” 背后,是龙岗创新企业矩阵的茁壮成长:3612家国高企业、1756家专精特新企业、111家 “小巨人” 企业、48家上市企业。这些数字既是述职报告的 “加分项”,更是区域经济活力的 “晴雨表”。
两个“之最”显分量,“三个绝不” 见真心
为何龙岗连续两年高规格召开企业服务大会?答案藏在两个“全市第一”的硬核数据里:
企业数量之最:全区坐拥近57万家企业领跑全市,去年大会后净增8.4万家,增量全市第一;
创新浓度之最:数据显示,龙岗区长期以企业为主导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成功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2000亿元,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在11%以上、稳居全市首位。
“每年生产191类工业产品,10万台服务机器人、326万块智能手表、251亿套光电子元器件”—— 这些从龙岗走向全球的 “硬核特产”,印证着 “企业是经济绝对主角” 的定位。
正因如此,龙岗在今年大会上再次提出 “三个绝不”:“绝不让诉求石沉大海,绝不让政策束之高阁,绝不让服务浮于表面”,以直白承诺彰显 “把企业当合伙人” 的真心。
这份真心将转化为更具体的行动。龙岗区副区长徐红丽勾勒出清晰路径:
把 “租不起、买不到” 变成 “住得进、长得快”,把 “实验室技术” 变成 “生产线订单”,把 “单船试水” 变成 “舰队远航”,把 “引才难、留才困” 变成 “近悦远来、智汇龙岗”,把 “多头跑、反复填” 变成 “跑一次、一站办”。
接下来,龙岗将从空间赋能、场景创新、出海护航、人才集聚、服务升级五个维度升级企业服务,这些举措已箭在弦上:
空间上,产业用地门槛大幅降低,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秀企业的用地门槛降至“年均5000万收入法增加值”,星河 WORLD等园区已分批次推出“拎包入住”的“零租空间;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可享6个月至3年免租优惠;创新型产业用房更有3-7折梯度减免;全年将整备产业用地不少于1平方公里、建成产业用房不少于120万平方米,让企业“安心扎根”。
场景上,今年,龙岗升级进入“场景2.0”,锚定“场景搭台、产业AI化”,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龙岗)为枢纽,实现从“单点场景”到“整链赋能”的跨越。
出海、人才、服务等维度同样亮点纷呈:
在丰隆深港产业园设立龙岗区企业国际化服务基地,推动平湖、坂田、南湾、龙城街道率先打造龙岗区跨境电商出海产品展示基地;人才服务深入落实青年人才支持20条,推出“666元龙岗体验卡”“30天免费住宿”等福利,建立超8000份海外高层次人才动态简历库,每年提供10万个左右的优质岗位;“龙i企”平台再优化、“执法监督码”全域推行,让企业办事“少跑腿、好办事”。
从连续两年的大会坚守,到今年 “企业评政府” 的述职创新;从57万家企业的体量领跑,到2389件诉求的闭环解决;从“三个绝不”的承诺发声,到空间、场景、人才的全维度赋能 ——
这场持续两年的政企对话,正让“战略合伙人”的誓言落地成金。
“企业服务永远在路上。”大会上的这句话锚定新的起点。未来,随着空间、场景、人才等服务举措的落地,龙岗与企业的“共生故事”还将续写更多篇章 —— 对一座以创新为魂的城区而言,最好的营商环境,就是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这里“住得进、长得快、走得远”。
撰文:刘越亚 李彤晖
摄影:朱洪波 鲁力(部分图源 龙岗融媒)
剪辑:黄杰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