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茂名的群山之间、苗圃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日复一日的蹲守、试验、奔走中,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筑牢科技根基。他们是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下称“茂名市林科所”),今年获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
近年来,茂名市林科所开展了林业重点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科技项目36项;取得科技成果9项,获得各级科技奖27项……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这份荣誉背后,是茂名市林科所的科研人员无数个与山林为伴的日夜,是苗圃基地的汗水播撒、是实验室里的反复求索,是林间地头的耐心指导……那些看不见的努力,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态实效的坚守。
发挥省级保障性育苗苗圃作用
筑牢绿美生态建设保障
作为良种苗木生产推广、生态建设优良种苗供应的重要载体,茂名市林科所始终承担着造林、经济林、城镇绿化等苗木的培育任务。
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启动实施以来,茂名市林科所已培育林分优化用苗180万株,引进珍贵树种种苗10万株,为绿美茂名生态建设提供坚实苗木保障。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苗木质量是绿美生态建设的第一道关口。”茂名市林科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苗木严格按照出圃标准:上山造林的苗木需达到60-80cm高度,枝干粗壮足以抵御山野风雨;乡村绿化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优先考虑观赏性强的树种,“既要确保种一棵活一棵,又要考虑景观效果,让群众真正享受到绿色福利。”
“大树的穴要大于土球30cm~50cm,深度大于土球高度20cm~30cm,小苗的穴一般是40×40×30cm,浇定根水要形成围堰,呈‘水窝’,确保浇透……”三年来,茂名市林科所绿美乡村支撑团队多次下乡,手把手将苗木种植和管护技术传授给村民和基层技术人员。
随着绿美生态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村民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茂名市林科所留意到,过去送苗下乡时,村民拿到苗就种,对挖穴大小、浇水方法等细节往往不太讲究。而现在情况大不相同,许多村庄会主动联系咨询,询问能否种植开花树种、绿地适宜选什么品种,甚至开始关注树形是否美观、花期能否错开搭配等细节。
推广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油茶良种
带动林农增收致富
在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由茂名市林科所承担的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示范项目,250亩油茶良种示范基地的良种油茶已进入挂果期;在高州市谢鸡镇铺面村、茂名市国有新田林场,由茂名市林科所承担的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已建立油茶示范林200亩……
茂名市林科所正通过良种选育、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的建设模式,为粤西地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推广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油茶良种的工作中,项目团队严格遵循技术规程,从整地挖穴、精准定植到科学施肥、精细抚育,从良种引种、种植试验到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始终坚持高标准推进油茶示范林建设。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剪枝不是越狠越好,要留足营养枝。”在最近一期的培训课上,茂名市林科所专家拿着枝剪现场示范。这样的培训今年已经办了4期,培训人员400多人次。荷塘村的种植户林伯说:“以前觉得剪枝浪费时间,现在才知道通风透光好了,果子能多结三成。”
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方式新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见效
在电白区马踏镇的沉香林里,淡黄色的蜂卡静静悬挂,上面广赤眼蜂破壳而出的小孔清晰可见。“放蜂后,黄野螟造成的虫洞少多了。”春龙合作社负责人指着树干上稀疏的虫洞说道。这片曾年均需打药5次的沉香林,如今失叶率已降至10%以下,树木长势愈发健壮。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这是茂名利用广赤眼蜂成功防治沉香树主要害虫黄野螟的体现。2020年12月,茂名市林科所在长坡镇一片沉香林中,发现广赤眼蜂寄生黄野螟的现象——这是国内首次发现其寄生黄野螟的记录。
经过数年的系统研究,茂名市林科所成功掌握了利用广赤眼蜂防治黄野螟的技术。目前,该所已在电白、化州等地建立示范林700多亩,通过“田间课堂”“技术结对”“微信群交流”“田间服务与示范指导”等方式,让300多名农户掌握了蜂卡投放、效果监测等实用技能,“以蜂治虫”的绿色理念正悄然改变着沉香种植户的生产方式。
这是茂名市林科所推动林业科技标准化、科技成果落地见效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启动实施以来,该所共承担省、市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11项,其中已发布省级地方标准2项、市级地方标准6项,覆盖林木良种繁育、病虫害绿色防控、生态修复等多个领域;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次、南粤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二等奖1次,以科技成果为绿美茂名生态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下一步,我们要让这‘小蜂护林’的模式跑得更快、覆盖更广。”茂名市林科所表示,目前所里正着手研发无人机投放蜂卡技术,预期防控效率可大幅提升。
茂名市林科所的工作或许不被大众熟知,却持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绿美茂名的生态实效。就像培育的种苗,默默扎根土壤,终会连成一片森林;那些藏在林间的广赤眼蜂,悄然守护着沉香树的绿意。正如他们一直的坚持:“林业科研就像种树,埋下种子,用心浇灌,总有一天会看到枝繁叶茂。”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陈杏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