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揭西县棉湖镇北部的鲤鱼沟村,道路整洁通畅,绿树掩映成荫,文化墙、民俗广场、休闲长廊错落有致,村里溪水潺潺,宛如一幅动静相宜的文明乡村图景。
这个总户数仅380户、人口不到两千的小村庄,曾是省定贫困村。如今,却以“鲤鱼跃龙门”的劲头,摘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成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鲜活样本。
从“旧貌”到“新颜”,鲤鱼沟村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明润心的蝶变之路?
鲤鱼沟村的蝶变之路,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坚强引领。近年来,在棉湖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村党支部主动扛起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其中,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以“挂图作战、责任到人”的实干作风,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全过程。
在党建引领下,鲤鱼沟村干群同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扎实推进 “三清三拆三整治”、雨污分流、巷道硬底化等工程,全面优化人居环境,恢复河道生态。同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标识、道路硬化、集中供水等一应俱全,公厕、卫生站等方便了村民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法治文化公园、农家书屋、康园中心等阵地融合建设,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群众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如今的鲤鱼沟村,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深耕文明村镇,风起振兴乡村,近年来鲤鱼沟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村、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为幸福注入了强劲动能。
其中,该村凭借村前水道春季鲤鱼溯游跳跃的自然景观,衍生出独特的“鲤鱼跃龙门”文化寓意,充分挖掘这一文化内涵,结合900余亩山地和近500亩水域的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公园、鱼塘景观、光伏长廊、牛牯岭休闲观光项目等,打造独具特色的观光线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不仅如此,鲤鱼沟村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打造近200亩的姜薯种植基地,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同时,科学统筹驻镇帮镇扶村资金,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造血”功能。
文明是乡村的灵魂,鲤鱼沟村以文明铸魂为最终落脚点,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档次和幸福品质:如今的村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康园中心等阵地,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文艺晚会、“戏剧进乡村”、书法精品联合巡展等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志愿服务活动则传递了正能量。与此同时,村庄持续推进绿化美化提升,建设村标工程、绿化提升、民俗文化广场、休闲长廊、游客服务中心、牛牯岭休闲观光项目等17个工程,让文化气息和旅游氛围日益浓厚。
鲤鱼沟村以“鲤鱼跃龙门”的奋斗精神,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助推乡村发展,生动诠释了“党建强、产业旺、生态美、乡风好”的乡村振兴路径。
文字:张冰纯 吴妍萱
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