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为青年搭建兴乡桥梁|粤来粤好百千万

南方+  2025-08-05 08:00

陈年老菜脯打开年轻市场,咖啡店带旺“美丽经济”,油柑从“滞销果”变“致富果”……这几年,越来越多兴乡青年通过参加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下称“兴乡青年培育计划”),用新思维、新工具唤醒乡土潜力,让乡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多前,腾讯公司、团广东省委和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该培育计划,聚焦“百千万工程”所需,为返乡下乡、振兴乡村的青年提供系统性培训和孵化支持,已累计培育超5万名兴乡青年火种、1100多名兴乡青年创客以及100名兴乡青年典型。

2024年3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省级示范班举办,学员们参访清远“三地活化”项目。 受访者 供图

2024年3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省级示范班举办,学员们参访清远“三地活化”项目。 受访者 供图

作为腾讯在乡村振兴领域助力发展的部门,今年5月,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为村发展实验室(下称“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获评“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称号。

分阶段专项培育青年

2018年,毕业三年的高玉婷回到汕头澄海,研究起“乌漆嘛黑”的老菜脯。她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思维,让年轻人爱上老菜脯,推动了家乡老菜脯产业发展,也让潮汕非遗文化焕发了新活力。

让高玉婷坚定做这件事的,是去年初参加兴乡培育计划的经历。培训中,她详细学习了视频号运营技能,主办方也看中了她的潜力,将她纳入腾讯视频号重点孵化对象。她变身“潮汕文化体验官”,开设“玉婷妹仔”视频号,至今已更新100多期。

每一期视频,从脚本到拍摄,包括录制时的语调神态,再到后期剪辑,腾讯团队都会给予她具体指导。而今,高玉婷已经从视频小白逐渐成为成熟的“三农博主”。

为护航不同类型、阶段的青年成长,兴乡青年培育计划设置了“万名兴乡火种、千名兴乡创客、百名兴乡典型”的进阶式、系统化培训,围绕青年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分层分阶段专项培育。

2025年7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第四期千人创客省级示范班举办,图为开班现场。 受访者 供图

2025年7月,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第四期千人创客省级示范班举办,图为开班现场。 受访者 供图

其中,“万人火种班”聚焦乡村振兴理论政策、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基础认知和基本能力;“千人创客班”侧重实战,培养乡村经营素养和初步能力;“百人典型班”则重点提升青年盘活乡村资源、市场化经营的综合能力,打造兴乡示范典型。

授人以渔之外,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还提供了实际的经费支持,推动该培育计划有效落地。

去年9月,由团省委、腾讯公司联合设立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兴乡青年专项扶持基金成立,首期基金规模为1000万元,为广东乡村经营青年人才提供支持。

此外,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举办兴乡青年创业大赛,并为决赛策划了全国首档返乡创业青年真人秀《闪亮的青村》,让15名兴乡青年共获得430万元资助。这也扩大了兴乡青年群体的影响力,该节目总观看量达到1214万。

90后潮汕女孩方敏在兴乡青年市集推介自家油柑产品。 受访者 供图

90后潮汕女孩方敏在兴乡青年市集推介自家油柑产品。 受访者 供图

“通过培训平台,我们兴乡青年之间相互结识、深入交流,实现了‘抱团发展’。”90后潮汕女孩方敏说,有学员采购她的油柑,打造油柑美式咖啡,也有学员拿油柑果做冰皮月饼,还有学员期望方敏能推出油柑茶酒店茶包套装,供应自己的温泉民宿。“每个人都不再是‘单打独斗’了。”她说。

“从腾讯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路径来看,我们不仅提供培训的部分资金支持,更关键的是,腾讯的数字化连接能力,正在为乡村CEO们连接知识、连接彼此、连接资源、连接市场等,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负责人肖黎明表示。

提出系统化的“共富方案”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为新职业。此前,与其职业方向、特点高度一致的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更为人熟知。

人才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在这方面,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其实已开展了不少探索。

四年前,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实施“为村共富乡村”项目,探索出“机制+人才+数字化”的内生型系统性共富乡村解决方案,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其中,针对乡村CEO的系统培养,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搭建了覆盖多类型多层次的进阶式培养体系,让越来越多乡村经营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清远兴乡青年李雪艳在直播间销售产品。 受访者 供图

清远兴乡青年李雪艳在直播间销售产品。 受访者 供图

在此基础上,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开发了村庄云服务小程序、特色农产品云认养小程序、“土特产”微信小店、微信视频号等乡村数字化经营工具及课程,成为乡村经营人才发展新业态、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创新工具。

探索之中,共富乡村建设试点同步启动,目前已覆盖的广西、广东的27个县95个村,均实现了连年增收。其中,广西桂林市龙脊镇马海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实现60.76万元,较2023年增长29.61%,该村及周边村民收入总计超364.93万元。

如今,越来越多乡村建设者尝到数字化的甜头,这股风也吹到了乡村小微企业。

腾讯为村共富乡村项目组开发了“农事助手”数字化工具,让线下的标准化种植生产管理手册实现“线上化”,不仅能及时提醒、监督农事,还能让指导专家实时进行指导。

“这让种植‘小白’顺利完成从播种到采收的全过程,完成度达到专业种植能手的80%。”作为乡村小微企业获益者之一,清远耘曦农业创始人吴文旭深有感触。

推动乡村振兴,各界都在寻找破题解题的方案。“人才培养是我们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瞄准的是乡村经营关键痛点,为兴乡青年的成长发展、价值实现打造系统化、可持续的模式,帮乡村建立‘造血’能力。”腾讯SSV为村发展实验室高级项目经理汤寿麟说。


【编者按】

2025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日前,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道党工委等200个集体和鲁才浩等200人给予通报表扬。

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百千万工程”受表扬集体及个人的典型报道,激励全省上下学习先进、比学赶超,不断形成奋发有为抓落实、你追我赶加油干的生动局面,奋力开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敬请垂注。

南方+记者 姚昱旸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