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提出,把美学理念贯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打造集绿化、美化、彩化、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空间。不久后,这一重要理念在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具化为路线图与任务书。
这是佛山首次从市委、市政府的层面部署推进城市美学实践,由此揭开了以美学理念重塑城市价值、破解发展瓶颈的突围序幕。半年时间过去,这场“美学革命”进度如何,又在佛山大地上写下哪些美的篇章?即日起,南方+佛山频道联合佛山市城管局推出“寻美佛山 走读五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连接顺德龙江与勒流的西安亭大桥,变样了。不仅桥身斑驳的防护墙进行了翻新,两侧桥脚下的老旧厂房、垃圾回收作坊也都重新清理、改造,曾经的城市“疮疤”,变成了形象“窗口”。
这样的改变,正在顺德的各个角落发生。顺德,这座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之首的城市,曾凭借“敢饮头啖汤”的发展精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迅速崛起,也在新的发展时期率先遇到了挑战:当城市涵养日渐成为一地吸引人才、创新发展、带动文旅的核心要素,顺德以自我审视的清醒,发出追问:“我们的城市,离美还有多远?”
向美而行,顺德奏响精益城市涵养的全民“协奏曲”,重构工业城市的生活美学与人文温度。
直面多年“隐痛”
制造重镇追求城市涵养
刚刚过去的周日,勒流街道西丫渡·西安亭壹号园区里游人如织。下雨时,在通透的玻璃咖啡屋里点上一杯咖啡、一块蛋糕,闲看雨落听花语;雨停后,漫步江边感受凉风轻拂,凭栏远眺一览江岸风光。
西丫渡·西安亭壹号。
西丫渡·西安亭壹号。
西丫渡·西安亭壹号园区是西安亭大桥及周边节点提升项目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勒流与龙江的交界处,更是环两江先行区的重要节点。在改造提升前,这里曾是顺德人心痛的环境黑点:坐拥一线江景,却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聚集了多家垃圾回收作坊,垃圾堆积、异味冲鼻。
今年2月,园区全面启动改造提升工程,先后完成场地清表、主体建筑群修缮活化、园区轮廓搭建美化、步道铺设、米石铺洒、绿化配套、榕树观景平台等打卡点位打造、沿江景观护栏安装等系列工作,并引入咖啡、甜品等轻餐饮店,于5月底试业运营。
短短十几天时间,该园区就凭借极出片的环境与独具美感的建筑,一举成为顺德网红打卡点。接下来,这一片区还将引入简餐、非遗香云纱、水上游艇项目等特色业态组合,并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动周边向美而行、向富而行。
勒流西安亭大桥出入口铁锈皮屋整治前后。
勒流西安亭大桥出入口铁锈皮屋整治前后。
西丫渡·西安亭壹号的变化,是顺德近年来精益城市涵养的缩影。作为GDP突破4000亿元、连续13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桂冠的先发地区,顺德面临着多年“隐痛”: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立县”战略的确立,顺德的乡村城镇化探索特色明显,城镇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以及“城不像城、乡不像乡”的风貌。
在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城市缺乏美感,必将影响引进人才和催生新经济。带着这样清醒的认知,顺德开始“死磕”城市涵养,以美促文,以文兴城。
打通美学落地之路
重塑城市颜值与内涵
图为北滘南塘。
图为北滘南塘。
顺德将迎客门户形象作为城市展示的“首页面”,实施“敞亮门户”行动,建设清爽通透的城市界面,包括对全区145条重要主干道冗余部件进行“应清尽清、应拆尽拆”的清理整合;集中整治18条高快速路、6条轨道沿线及17个对外交通节点、26个高速出入口、39个轨道站点的市容乱象,让“简单美、自然美、生活美”成为顺德城市界面的“主基调”。
目前,顺德已对全区21条主干道沿线、4处立交桥梁和4处高速出入口周边、6处桥下空间开展系统排查,逐一记录存在问题,形成八大类问题综合台账,明晰整改标准,整改不到位不销号。
顺番路沿线改造前后。
顺番路沿线改造前后。
上半年,共发现各类市容环境问题1250宗,完成1110宗问题的整改。共清理各类垃圾170吨,整治铁锈皮屋约1000平方米、散乱“三线”1500米;清理冗余围挡1.7公里、各类不规范户外广告约2000平方米;补种草皮3000平方米,翻新道路分隔栏约1500米。
而在“敞亮门户”之外,顺德还将开展城乡风貌综合提升、绿美村居和绿美工厂美化提升、“公园+”赋能项目等举措,从不同角度深挖城市内涵,改善城市的物理空间,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实现从“颜值提升”到“内涵塑造”的升华。
陈村潭洲水道边,人们在此露营休闲。
陈村潭洲水道边,人们在此露营休闲。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与民共情,与民共建”
不难发现,顺德这场美学革命范围广、体量大、难度高,且推进成效显著,其秘诀,就是充分发动了社会力量参与。
位于龙江的居家每刻家居,就是投身其中的其中一个“社会力量”。其总投资超5亿元的居家每刻CTD项目位于工业大道侧,是坦西工业区的“门户”入口。在当地城管部门的鼓励下,企业投入800万元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地块之外的市政绿化带甚至桥梁、道路与路边配电房,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改造、绿化、美化,并以景观代替传统的围墙,建成开放式的“绿美工厂”。
“绿美工厂”居家每刻一角。
“绿美工厂”居家每刻一角。
环境变美之后,每到傍晚居家每刻楼下就开始热闹起来,既有员工在跑步运动,也有附近居民在此饭后散步。更多向好的连锁反应也在发生:招工难的问题在不知不觉间解决了——一缺人,很快就通过内部推荐渠道招满了。得益于品牌认可度的提升,设计师渠道的成交单量也噌噌往上涨,真正实现了“好门面带来好生意”。
“绿美工厂”建设带来的效益有目共睹。示范带动作用下,周边企业纷纷入局,比学赶超扮靓企业门户,也串点成线,提升城市风貌,企业形象和城乡风貌同步提升。
又如位于顺德与江门接壤区域的杏坛安富立交,共筹集社会资金约100万元,对周边的绿化、市政、交通三大领域进行系统性整治提升,把安富立交打造成观感清爽简约、兼具实用性与美学价值的城市门户空间。
安富立交整治前后。
安富立交整治前后。
更多的市场力量正在加入这场顺德城市美学革命,如乐从滨江湿地公园,依托国资平台,通过市场合作机制引入松鼠岛、仙鹿岛、水上乐园等特色项目;北滘体育(儿童)公园,引入专业的体育、商业运营团队和潮玩运动、在地文化、餐饮美食、亲子文娱等多元业态,实现公共文体服务能级跃升……
北滘体育(儿童)公园一角。
北滘体育(儿童)公园一角。
从“全国制造重镇”到“美学内涵标杆”,顺德正以“敢饮头啖汤”的精神,敢想、敢做、善成,向美而行重构城乡空间,精益城市涵养,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撰文:黄艳姿
佛山市城管局、顺德区城管局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