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游客变回头客?华农学生为汕尾新山村设计村徽

广东教育头条 2025-07-24 18:00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薪火相传”团队深入汕尾市海丰县附城镇新山村,以专业技能服务乡村建设,为该村设计融合地方特色与红色基因的专属村徽,推出能代表当地的IP形象。

新山村,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省首批“红色村”。

在走访调研中,“薪火相传”团队发现该村凭借丰富的红色文旅资源,实现了从“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华丽蝶变。同时,依托其村企合作的资金管理模式,新山村有效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资源,推动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但是,据不完全统计,前往新山村的游客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慕名前来“打卡”。队员们开始思考,怎样能让新山村深入人心,让更多游客变成回头客?

团队在油占米种植田实地考察。陈玮婷 摄

经过讨论,团队认为,新山村需要一个凝聚特色、彰显底蕴、深入人心的IP。对此,团队开展了更具体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新山村的历史底蕴与发展现状,确保IP的设计能够精准传达地方特色。

深入田间地头,观察当地特色农产品油占米的种植情况;走街串巷,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了解生活变化与发展需求;参观村红色文化馆,了解英烈感人事迹,体悟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奋斗精神……队员们边走边看边记,捕捉和思考新山村每个文化符号背后的故事,为后续的深入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正式启动新山村IP形象的设计筹备工作后,团队深度融入新山村“红在新山、美在新山、游在新山”的乡村振兴核心理念,设计出契合该村气质的Logo,兼具识别性与感染力。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吸纳当地人的意见,进一步打磨、优化Logo设计工作,确保最终定稿能够精准、动人地承载起新山村的红色底蕴、发展愿景和独特魅力,成为新山村的品牌形象和鲜明文化符号。”团队队员说。

南方+记者 姚昱旸

通讯员 邱盈月 林岱楠

编辑 钟烜新 张茵
校对 罗健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