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6月末,汕头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累计投放规模突破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89%。这一覆盖全市六区一县的普惠金融政策,已精准惠及6134户小微企业和“三农”经营主体,有效缓解了其融资难题,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规模与增长态势显著
汕头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24年,该业务向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备案规模达17.16亿元,位居全省前列;2025年上半年新增融资发生额10.92亿元,同比增长26.41%。政府性融资担保余额达到22.38亿元,同比增长56.53%。
粤财普惠金融(汕头)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财普惠汕头担保”)是汕头市唯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其创新推出的“批量担保”快速响应机制成效显著。上半年,该机制已服务小微及“三农”客户653户,完成业务752笔,其中大量为无抵押无质押的担保贷款,切实破解了小微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导致的融资困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监管要求下,汕头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严格执行担保费率“1%红线”。2025年上半年,平均担保费率已降至0.78%。这一措施有效带动合作银行降低融资成本,使贷款平均利率压降至3.83%,创历史新低,显著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协同机制释放政策乘数效应
据了解,粤财普惠汕头担保已与全市16家银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辖内银行合作覆盖率76%。而汕头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实现全市六区一县全覆盖,并深度延伸至基层乡镇,成功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尤为突出的是,全部担保业务均精准投向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占比达100%,充分体现了政策聚焦普惠的初衷。
依托“政府+银行+担保”协同联动机制,汕头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精准对接各项政策,推动银行敢贷愿贷,有效激发金融服务动能。市级“政银保”融资合作项目累计实现担保放款21.45亿元,惠及833户主体并申领担保费补贴1700万元;潮南区风险补偿方案以1.32亿元担保撬动13倍信贷资金,支持89户经营主体;濠江区信贷奖补方案则为18户主体提供7085万元低成本融资,可获守信奖励超26万元,进一步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我们将持续强化政府性担保的‘放大器’功能,深化政银担协同合作,力争本年度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发生额超过16亿元。”粤财普惠金融(汕头)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该体系将为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持续贡献普惠金融力量。
南方+记者 谢嘉龙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