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国资改革往前行

作者 尹辅华 2025-06-30 17:18

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4年6月,佛山市三水区再一次举起国资国企改革大旗,将区属企业组织架构由之前“1+5+N”调整为“1+4+N”,设立三水发展集团、三水产发集团、三水物资集团、三水公用集团等四大国资集团,它们为三水区之后一年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带来新解法。

首先,三水区勇于直击国资国企“痛点”“难点” ,将传统“撒胡椒面式”的国资布局,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108家二级企业重组后,构建起“集团+专业化公司”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并全面完善了薪酬激励机制与人才招聘体系。这套更趋向于市场化的管理架构,能确保当地国资国企经得起市场考验。

也正是通过资源配置,三水国资国企的服务能级实现突破性提升。

建设佛山(三水)新材料产业园中试基地、参与公办学校配餐、首个国企楼盘开工等举措,让三水国资国企同时提供产业引擎与民生托底双重保障;而南山镇全域土地整治获国家开发银行3.9亿元融资,更在佛山区域内创造“政策性金融+镇域开发”新范式,为区域经济跳出“低端锁定”提供了范例。

首个国企楼盘“产发·雲璟”开工,给三水人增加了“好房子”选项。三水区国资局供图

首个国企楼盘“产发·雲璟”开工,给三水人增加了“好房子”选项。三水区国资局供图

其次,这场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性释放改革,激活三水沉睡资源。

三水发展集团成功发行10.6亿元境外绿色债券(票面利率3.08%),创下同期限AA+地方国企直发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历史最低票面利率纪录,展现了资本乘数效应。

新材料产业园中试基地与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合作,搭建“实验室—生产线”的直连桥梁,在小尺度空间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水产发集团与南山镇、白坭镇组建区镇两级联动项目,不仅合力规划推动项目,更是下放权限,发挥镇街国资本地化优势,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三水路径”。

安泰墓园项目(国资控股)与云东海街道上九村合作,不仅探索出“国资收益反哺乡村”的共富路径,更是将烟花爆竹销售业务转为上九村委会村办企业独资经营,为破解“县域国资边缘化”难题提供了参考答卷。

经过上述实践,三水国资国企改革证明了基层国企转型要把握好三个关键:机制创新是根基,要从“管资产”转向“管资本”;服务定位是灵魂,必须紧扣区域发展战略;市场思维是引擎,可以通过混改、债券等工具激活效能。

一周年的成绩单只是起点。未来,三水国资国企仍然可以在战新产业孵化、数字化治理、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深化探索。这场改革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增长,更在于它点燃了“小城市也能搞活大国资”的信心之火,这正是当下基层改革最需要的时代注脚。

采写:南方+记者 尹辅华

编辑 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