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女儿的抚养费能拿到吗?”炎炎夏日,谭某来到鹤山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她眉头紧锁,心里直打鼓。
抚养费成执行难题
当年,谢某离婚后带着一儿一女与谭某重新组建家庭,两人婚后生育一女。
2023年3月,谭某和谢某因感情破裂,经鹤山法院调解离婚,约定婚生女儿由谭某抚养,谢某每月支付抚养费1500元至小女儿成年。
两年来,谢某并没如约履行义务,谭某为此奔波多回。
“如果亲子鉴定证实是我亲生女儿,我才会支付抚养费,否则我一分钱也不出。”电话里,谢某气冲冲地说。
“谢某在找借口逃避义务,就算做了亲子鉴定,他也不会支付抚养费的。”谭某向该案承办法官王嘉励诉说着心中不快,还提及谢某在广州经营着一家维修店,其拒不支付抚养费是故意之举。
在一次次与当事人沟通中,王嘉励从两人吐露的积怨中抽丝剥茧,掌握案件情况,把握矛盾关键,对于被执行人公然抗拒执行,她决定软硬兼施。
鹤山法院。受访单位供图
鹤山法院。受访单位供图
刚柔相济解心结
承办团队赶到广州时,已烈日当空,谢某在店里忙得不可开交,满头大汗。
面对承办团队突然“登门造访”,谢某抵触情绪强烈,破口大骂。
“经核实,这家维修店工商登记的经营者是你,但收款二维码却是你大儿子的,你这属于转移财产行为,已经涉嫌拒执罪,你若坚持拒不执行,法院将依法对你采取拘留措施。”王嘉励拿出《拘留决定书》,神情严肃。
看到“拘留”二字,谢某受到震慑而冷静下来,但仍表示对小女儿是否自己亲生感到介怀,且钱不在自己手上,无法支付抚养费。
趁着谢某态度有所缓和,王嘉励结合情、理、法,对双方当事人开展“背对背”调解,抓住“亲子鉴定”这一关键点,分别了解两人对亲子鉴定的看法,并告知谢某拒不履行义务的后果,帮助双方制定和解方案。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软磨硬泡”,调解方案终于落地。
双方协议约定:谢某向法院转账执行款项18000元,谭某则带女儿配合做亲子鉴定,如证实女儿是谢某亲生,法院将把18000元执行款转账给谭某,日后谢某按时支付抚养费;若女儿非其亲生,案款原路退回谢某,谭某自愿撤回执行申请。
一周后,谭某拿着司法鉴定意见书到法院办理领取案款手续,如数收到女儿的抚养费,该案圆满执结。
“帮当事人了结一桩心事,心里很踏实。给纠纷最大限度画上句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是我们执行法官不懈的追求。”王嘉励说。
家事执行,执的是“法”,行的是“情”。在执行家事纠纷等民生案件中,鹤山法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灵活运用预执行措施,增强执行威慑力,以法解纠纷,用情化心结,在法与情的平衡中破解执行难题,切实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南方+记者 任龙 通讯员 王嘉励 黄苑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