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告别“科目五考场”!白云区柯子岭平安隧道升级改造竣工

作者 谭超 2025-07-06 10:29
00:30

告别“科目五考场”!白云区柯子岭平安隧道升级改造竣工

7月6日上午9:00,白云区景泰街柯子岭平安隧道升级改造项目正式竣工。

曾经,该隧道因1.8米限高、2.38米窄道,被戏称为“广州市科目五考场”,司机通行艰难,居民出行无奈。

如今,隧道拆除原人行道,将双向机动车道从2.2米拓宽至3米,外侧新建独立人行连廊,实现人车分流。改造后隧道连接白云山5A景区与地铁11、12号线,将成为串联自然生态与都市交通的黄金走廊。

景泰街聚焦“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工作主线,柯子岭经济联社的柯子岭平安隧道“烦心窄路”变“民生坦途”入选白云区2024 年“民生微实事”优秀项目。

双向机动车道从2.2米拓宽至3米

“以前行隧道去买菜,真系要同人哋车争路走,睇住啲车嘅后视镜贴实晒,后面嗰啲车又一直按喇叭,睇到我‘心惊惊’‘脚震震’。”柯子岭村民伍老太的描述,也道出了无数往来居民与司机的无奈。

居民口中所指的,便是位于景泰街柯子岭村平安隧道,其最初的设计,仅是为了方便村民横跨铁路。

其1.8米的限高标杆、仅容车身的2.38米宽度,让司机们不得不收拢后视镜、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在有限空间里保持精准操控,在分毫之间完成安全通行。

因此,在社交媒体上,这条隧道被戏称为“广州市科目五考场”——言下之意,能安全通过者,往往被视作具备丰富驾驶经验的“老司机”。

如今,平安隧道升级亮相,拆除原隧道内0.8米宽人行道,将双向机动车道从2.2米拓宽至3米,实现纯机动车通行,解决“头宽身窄”导致的剐蹭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涵洞内仅保留机动车道,取消行人通行功能,提升车辆通行效率。全阶段铺设沥青,完善下坡缓冲带、限高限宽、涉水线标志。

新建人行连廊,真正实现人车分流

改造后,平安隧道外侧扩充人行道,加固基础并将路面提升约2米,与铁路轨道齐平,形成独立人行通道。

人车分流彻底解决混行隐患。车道拓宽后,车辆无需收后视镜通行,高峰期拥堵长度从近1公里缩短至畅通状态。

记者在现场看到,隧道上方空间还进行亮化处理,刷新墙壁,安装人行道路灯,人行道喷色,提升整体环境美观度。

随着近年来,景泰街依托毗邻5A风景区白云山的区位优势,叠加地铁11、12号线开通的机遇,周边车流量与人流量激增,隧道的通行压力陡增。

柯子岭联社党支部书记、社长杜璟文告诉记者:“作为周边居民盼望已久的民生工程,改造后连接白云山5A景区与地铁11、12号线,成为串联自然生态与都市交通的黄金走廊。”

平安隧道上方新建了全铜雕塑《普天同庆》,出自广州雕塑院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王卫宁之手。

“《普天同庆》雕塑寓意着柯子岭村产业兴旺、文化繁荣,村民们生活蒸蒸日上、乐享人间烟火。”杜璟文介绍说。

链接

“关键小事”就是“头等大事”!平安隧道焕新,群众平安“升级”

南方+记者 谭超

拍摄剪辑:实习生 曹睿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