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5月,是属于青年的。
一座城市旺盛发展的生命力,是由无数个奋斗在各个领域的青年人才汇聚而成。5月21日起,佛山市人才工作局联合南方+佛山人才频道,聚焦各领域青年人才拼搏、创新的故事推出系列报道,为你带来新气象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佛山顺德大良万邦商业广场,仟言科技(佛山)有限公司(下称“仟言科技”)的空间里,忙碌与思考交织。
刚送走客户的仟言科技创始人廖嘉城,立刻俯身和团队一同调试为本地小家电企业定制的AI系统。墙壁上“AI把咱们联在一起”的标语,正是这家年轻公司的真实写照。
这位“95后”剑桥博士的“学成归来”,为以制造业见长的顺德乃至佛山注入了一股AI新锐力量。他的创业轨迹,既是一场“学以致用”的反向实践,更是年轻一代在时代洪流中寻找崭新支点的深入探索。
一场“反向学习”的创业实践
作为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廖嘉城的创业种子,早在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读书时就已萌芽。大学期间,他就尝试了方言AI学习项目,将100多种方言数据导入系统。虽然因商业模式问题暂缓,却让他深刻领悟:“技术必须服务于真实需求,‘用什么学什么’才是硬道理。”
在剑桥的深造,让他敏锐察觉到顶尖AI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巨大鸿沟。“很多前沿算法停留在论文里,而顺德的家电、家具企业正迫切需要升级。”
2019年,他毅然选择在家乡顺德创立仟言科技,锚定“AI+互联网”技术,致力于在顺德本地特色产业——家电、家具以及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的顺德蓬勃发展的餐饮业,落地生根。“AI不是高高在上的,在顺德,就得扎进本地的土壤里找需求。”
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高昂的工程师成本就曾成为困扰。“一个资深AI工程师年薪可能超百万,”廖嘉城坦言,“我们只能‘两条腿走路’:用承接B端定制项目的收入,养活核心研发团队,同时孵化自研产品。”正是这种刻在顺德人基因里的“务实”,让廖嘉城的企业在初创期便站稳了脚跟。
廖嘉城。企业供图
廖嘉城。企业供图
走进仟言科技,陈列的成果记录着企业的成长:从早期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到如今服务工业场景的智能体系统。廖嘉城为公司定下愿景:“向世界对话,打造一千件有影响力的产品。”他强调,这绝非单纯的追求数量,而是瞄准了技术对产业的渗透深度与价值。
从仟言科技的产出来看,就能理解这一思路。仟言科技为顺德家具企业开发AI图像识别系统,能揪出人工难以发现的细微瑕疵,质检效率倍增;为家电企业定制的多模态交互模块,可实现“语音+手势+视觉”的全场景控制,让产品更“懂”用户;在工业智能体(Agent)领域,他们正探索让系统在设备故障时自动分析数据、调取案例、生成方案并触发采购流程,“相当于为企业配备永不离线的智能工程师”。
而身处“世界美食之都”,仟言科技还为顺德餐饮企业开发了AI方案,通过客户点单行为及菜品图片扫描,可自动生成营养分析、烹饪视频及采购清单,助企业降本增效,精准“触电”。
“传统产业不缺需求,缺的是技术与场景的精准对接。”廖嘉城深谙此道,“技术落地必须遵循‘场景优先’。哪里的场景有痛点,我们的核心开发就落在哪里。”
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创业初期,团队为某家具企业做智能质检试点,仅用3个月,就以“AI准确率比人工高15%、成本降60%”的实证结果,一举打破了客户对AI的信任壁垒,从而打开了市场。
选择回归
“95后”看重区位与土壤
“选择远比努力重要。”谈及为何扎根佛山顺德,这位“95后”创业者的逻辑清晰而务实。廖嘉城不止一次提及佛山顺德区位优势,“从顺德出发,1小时可达广州、深圳、香港。既能高效对接一线城市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又能深深扎根于制造业的腹地。”而这种地理优势,也成为了仟言科技吸引人才、拓展客户的天然“Buff”。
佛山顺德深厚的产业土壤更是技术落地的绝佳“实验室”。“这里有完整的家电、家具、餐饮等产业链,我们的算法和产品能在真实的生产线上快速验证、迭代。”廖嘉城认为,在细分领域做深做透,比盲目追求广度更重要。“我们宁愿做深1厘米,也不盲目拓展1公里。”
带着仟言科技,廖嘉城想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企业供图
带着仟言科技,廖嘉城想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企业供图
来自政府的“精准滴灌”更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创业补贴、孵化器支持、产业对接会等资源,有效降低了初创期的试错成本,廖嘉城甚至打趣,在家乡他感受到了“被重视”。
“这个领域换代太快了,连我自己常觉得像小学生。一定要不断学习、持续吸收。”作为“95后”掌舵者,年轻的廖嘉城,在管理方面也更具活力。他亲力亲为,以百分百地投入亲自带领团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面对AI行业的浮躁与剧变,他坚持“慢即是快”。
在对话中,廖嘉城也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前瞻视野。他清醒地谈论着AI行业,特别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冲击,“行业变化之快,可能半年后的变化都令人意想不到。”
面对浪潮,廖嘉城的选择是继续在顺德“搬砖”。他透露,AI+医疗、延长人类寿命,才是他“千件产品”愿景下,最核心的长期追求。
“这需要漫长的积累。”但现在,佛山顺德坚实的制造业根基与大湾区的创新生态,让他对实现愿景充满信心。“现在,‘留在牌桌上’比盲目扩张更重要。”
从剑桥实验室到顺德生产线,廖嘉城的AI创业之路,是技术理想与产业现实的深度融合,更是一位年轻创业者对人生可能性的勇敢探索。
未来,廖嘉城与仟言科技,将继续用一件件“有影响力”的AI产品,为“佛山造”注入智能基因,也让中国智造的声音,通过科技的力量,传向更远的世界。
撰文:张艳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